年龄段:大班
观察时间:6月
观察地点:操场
事件特征:
社会——人际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语言——倾听与表达——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
观察记录:
片段一:
今天上午,朱雨萱、刘知夏、魏晨汐三个孩子在幼儿园的操场上玩塑料圆环。朱雨萱拿起一个绿色的圆环,高兴地绕着操场跑来跑去,不时高举圆环,仿佛在炫耀自己的新发现。刘知夏则试图用一个红色的圆环套在自己的胳膊上,然后尝试用另一个蓝色的圆环模仿大人的举动,像是在跳舞。魏晨汐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两个圆环,观察着朱雨萱和刘知夏的举动,似乎在思考该如何加入他们的游戏。
片段二:
大约十分钟后,朱雨萱邀请刘知夏一起比赛看谁能把圆环套得更远。刘知夏兴奋地接受了挑战,两人轮流把圆环抛出去,看谁能抛得更远。魏晨汐看到他们的游戏后,犹豫了一下,也走过来加入。他选择了一块较空的地方,开始模仿朱雨萱和刘知夏的动作,但显得有些笨拙。
片段三:
游戏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朱雨萱提出一个新玩法,让大家一起把圆环堆叠起来,看谁能堆得更高。刘知夏迅速响应,拿起几个圆环开始堆叠。魏晨汐在一旁观望,慢慢地也开始尝试,但由于技巧不熟练,他的圆环总是倒下来。这时,朱雨萱和刘知夏分别走过来,示范给魏晨汐看该如何堆叠,鼓励他再试一次。
观察分析:
朱雨萱在游戏中表现得非常主动和自信,不仅积极参与游戏,还能够发起新玩法,展示了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创造力。他的行为也表明他对塑料圆环的各种玩法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刘知夏显得活泼且富有表现欲。他不仅能迅速响应朱雨萱的提议,还能在游戏中加入自己的创意,显示出良好的模仿能力和社交技巧。魏晨汐在游戏开始时显得较为被动和犹豫,但在观察并模仿其他孩子的行为后,逐渐尝试加入游戏,表现出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虽然技巧不如朱雨萱和刘知夏娴熟,但在伙伴的鼓励下,他也能勇敢尝试新事物。
教育支持策略:
1.鼓励主动性和创造力: 对于朱雨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应予以肯定和鼓励,可以提供更多多样的游戏道具,激发他的想象力和领导能力。
2.强化社交技能: 刘知夏表现出良好的社交技能,应继续鼓励他与更多的孩子互动,帮助他发展合作和沟通能力,可以安排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或活动。
3.提高自信心和参与度: 对于魏晨汐,应提供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增强自信心。可以通过分配一些较为简单的任务,让他逐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给家长的建议:
1.支持孩子的创造力: 家长可以在家里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和材料,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进行创造性的游戏,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促进社交互动: 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或游戏,帮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3.增强自信心: 对于性格较为内向或不自信的孩子,家长应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逐步增强自信心,可以安排一些成功率较高的简单任务,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