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爬爬爬

作者:   来源:  录入者:大六班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2日

颜色爬爬爬

年龄段:

观察时间:9

观察地点:教室

事件特征:社会人际交往—愿意与人交往  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观察记录:

 观察一二宝抽出一张餐巾纸,拿起马克笔从左往右依次画出一条条竖形的颜色。他熟练的把餐巾纸夹在了木棍上,使容器中的水刚好没过餐巾纸上的颜色。过了两分钟,“老师,你看,纸底下的颜色开始往‘屋顶’爬了欸。”又过了两分钟,颜色停住了,没有再往上攀爬,二宝拿出了记录本将看到的实验结果记录了下来。

观察二:二宝从材料架上拿来软头水彩笔,他熟练的在餐巾纸下面用笔划上了不同的颜色,然后将餐巾纸夹在了架子上,保证水刚好没过他画的颜色,二宝仔细地观察着颜色的变化。刚开始颜色快速的向餐巾纸的上面爬去,越往上颜色爬行的速度越慢,直到颜色不再往上爬了。“郁老师,你看,这个颜色和刚才不一样了,刚才我用马克笔的时候,餐巾纸的下面也会有颜色,但是用这个笔的时候,下面的颜色就没有了全都往上爬了。”

观察三:二宝看到了新投放的小包餐巾纸,他拿起材料,抽出一张餐巾纸摸了摸。”这个纸和之前的摸起来不一样了,它上面有好多的花纹,感觉也比上次做实验的纸厚。“他在纸的底部画上不同的颜色,他把纸夹到架子上时他发现餐巾纸太大了,虽然夹到了架子上但是底部碰不到水,把纸叠在一起的话纸后面的颜色和前面的颜色就叠在一起了。在用纸和容器口对比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把餐巾纸撕掉一点就可以刚好放进容器里,随后他把已经画上颜色的地方撕掉后,在刚好和容器口大小差不多的地方重新画上了颜色。再次夹好后开始等待纸的变化。两分钟过去了,“欸?为什么这张纸都湿了,颜色还没有爬上来啊?难道是我画少了?”他重新换了一下容器中的水,再次尝试了一下,可结果依然是水爬上去了,颜色没有向上爬去。“这会不会是马克笔的颜色没办法向上爬,我换种笔试一下。”

观察分析:

区域活动-颜色变化/讨论、协商/解决问题

具体观察分析>

在实验的过程中,二宝能够用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述出自己所看到的实验现象,讲述比较连贯。

在实验结束后,二宝用表征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实验结果。他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宝能够对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进行对比,发现了马克笔和软头水彩笔在往上时是不一样的,马克笔的颜色会留在它经过的地方,软头水彩笔的颜色会往上爬,下面的颜色就没有了。

教育支持策略:

区域活动-颜色变化/讨论、协商/解决问题

具体支持策略>

1.游戏分享时,将二宝实验的结果通过照片或者成品呈现出来,请他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得到的实验结果并及时表扬。

2.鼓励孩子们用表征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尝试用连贯的语言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讲述。

3.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实验还需要哪些材料。如不同材质的餐巾纸、不同的笔、颜料等。

给家长的建议: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爸爸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和孩子一起玩一些有趣的颜色游戏,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创新玩法。尝试引导幼儿自己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爸爸妈妈应成为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主动的、活泼、创造性的游戏活动。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