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观察:娃娃家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小六班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2日

娃娃家

年龄段:小班

观察时间:10月

观察地点:教室

事件特征:

社会——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

社会——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健康——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观察记录:

区域游戏开始了,孩子们高兴地进入娃娃家开始游戏。

“爸爸”知行拿起锅放在煤气灶上,先拿起一筐青菜倒了进去,又拿起一筐螃蟹直接倒了进去,接下来把那些食物全倒进去了,不一会儿,锅里装满了各种食物。然后他十分投入地拿着铲子一上一下地炒着。

“吃饭了”他把水饺放在小碗中,放了几个还不满足,乐此不疲地又把锅里的食物一点一点用盘子盛了出来。然后她又小心翼翼地把盘子端到了桌子上。不一会儿小小的桌子上放满了盘子。

“妈妈”何禾一直把衣服把塞进洗衣机里,洗了一会儿又塞几件进去,直到没有衣服塞了。然后她又看到了柜子旁边的袜子,就找了两只一样的袜子,叠在一起放在了盒子的一个格子。然后又找了—双袜子重复着这动作。知行高兴地说:“吃饭啦。”但何禾没有理会,还在自顾自的摆弄袜子。知行只能自己管自己吃了。

观察分析:

1.游戏内容较简单,满足于重复单一的动作。

进入小班集体生活后,大多数幼儿刚开始接触角色游戏,所以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而且很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特别喜欢爸爸、妈妈的角色。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喜好模仿着成人的各种动作。知行不断地炒菜,何禾重复地洗衣服、叠袜子,这些都是他们在模仿日常看到的成人的动作。反映家庭生活中基本的吃饭、炒菜、洗衣服的内容,他们也非常享受”动作”带来的乐趣,沉醉在自己的游戏世界中。

2.操作游戏材料的过程其实是—种获得信息的过程

由于小班年龄幼儿有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等特点,各方面能力还比较弱。但幼儿会按照自己的发展水平通过游戏活动“破译”游戏材料所蕴含的信息。

知行在装菜时,将螃蟹装在一个盘子里,将饺子放在另一个盘子里。他在满足动作操作的同时,也是在按类别进行分类。何禾在整理袜子时,寻找同样的袜子进行匹配、叠放。这是都是数学概念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

3.缺乏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角色游戏每个人都喜欢玩,体现出孩子们好玩的天性。尽管游戏前幼儿自己选择好自己喜欢的角色,明确给孩子爸爸、妈妈或其他的角色,但是一旦他们真正玩游戏的时候又经常会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而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与中、大班幼儿相比还比较差,因此他们之间相互交往较少,往往不期待对方的回应,沉醉在自己的游戏中。他们也常常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需求。知行炒菜煮饭,何禾洗衣服、叠袜子,两人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只停留在单一的动作。

教育支持策略:

1、以游戏为载体,投放与生活相关、有情景、满足幼儿动作需要的游戏材料。

小班幼儿具有好动、好游戏、合作性差等年龄特点,因此,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在材料的提供方面不仅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还要能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性。所以投放可操作、有情景、能满足他们对个性倾向的需求材料,这比单独的满足动作更有意义。将成品材料替换为半成品材料,如投放可扣、粘、拉的包子、饺子、三角饼等。将杂乱单一的蔬菜更换成可粘、可扣的蔬菜,并创设菜地的情境,满足幼儿的动作需要。创设小阳台,贴近真实生活,供幼儿洗晒衣服。

2、调动幼儿参与性,成为游戏的主人。

期初漂亮温馨的环境并不能引发幼儿更多的游戏行为。因此要让幼儿参与游戏环境的布置,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来创作。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弱,因此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只需幼儿稍微进行加工。如:让幼儿自己压制各色印花用来装饰幼儿的全家福照片,然后让他们来装饰自己的家,让幼儿感到这个家是我布置的,”照片”是我动手装饰的。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娃娃家的游戏材料,如采集一些自然的草,投放在娃娃家当作蔬菜,让幼儿有更真实的体验,同时高兴于这蔬菜是我带来的。在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环境中,幼儿可以主人翁的身份大胆地进行游戏。

3、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能直接把自己在家在园的观察所得、已有经验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反映了幼儿的情感、认知、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角色游戏就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孩子们对娃娃家的兴趣十分浓厚但也存在着对生活经验的缺乏,进行重复单一的动作。请家长共同配合帮助幼儿丰富家庭成员在家的生活经验,了解角色间的对话交流。

给家长的建议:

1、不要过分干预

有的家长抱怨自己孩子不能沉下心来玩,其实很多时候,是自己无意中干扰了他们,他们在自己假装世界的时候,你一会让他喝水,一会让他上厕所,那他不断从现实世界和假装世界中来回切换就会很累,导致他们无法很好的专注其中。

2、耐心解答

当孩子玩得很认真的时候,会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例如问“为什么胡萝卜是橙色不是紫色的”、“为什么医生要听一下病人的心”、“为什么消防员要穿这么多才去救人”等等,有些问题可能是天马行空,有些问题可能是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都无所谓,我们要做的不是敷衍或欺骗孩子,而是要耐心解答。

如果你知道答案,可以给孩子解答,如果不知道,也可以一起通过书本找答案,等知道答案后,孩子会特别印象深刻,记得特别牢固。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