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呀挖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小五班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8日

挖呀挖

年龄段:小班

观察时间:2

观察地点:沙坑

事件特征:

    社会——人际交往——喜欢上幼儿园——对群体活动有兴趣。

语言——能完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健康——练习用挖沙工具挖坑——能找到埋在沙子里的物品

观察记录:

今天孩子们来到沙池进行游戏。他们满心欢喜地换上了雨鞋,经过一番挑挑拣拣,各自带上趁手的挖沙工具,进入了沙滩一样的沙坑。

松软的沙子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他们先尝试着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接着各自找了一个地方开始挖呀挖。黄旭晨用手里的小铲子用力往沙子里面一插,接着手腕一抬,铲子里装满了黄黄的沙子,沙地上出现了一个浅浅的凹坑。他左右看看,随手把沙子倒在自己的右手边。然后,黄旭晨继续奋力挖坑、倒沙子,没多久他的沙坑就越来越大,引得身边的小伙伴纷纷过来围观,并且模仿黄旭晨挖坑。

过了一会儿,蔡艺鸣兴奋地跑过来:“老师老师,我挖了一个游泳池,你快看!”龙诗意也来了:“老师,我的是喷水池,旁边还有休息的地方呢!”

观察分析:

    孩子们喜欢新鲜的事物。今天的沙坑游戏是他们以前没有玩过的,所以他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很快投入了新的挑战中。他们在活动中有自己的创造力,能将物品进行多种想象,对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和满足。同伴的成功会互相吸引,并形成模仿,模仿者也同样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教育支持策略:

    在游戏中孩子的能力差异会有一定程度的体现。能力强的孩子我们老师应该及时肯定和表扬,能力弱的孩子鼓励他们从模仿开始参与游戏。同伴间的帮助以及经验的借鉴对孩子来说也是宝贵的经历。

给家长的建议:

    建议家长在以后的陪伴中多给孩子鼓励,不要事事都抢着做在前面。家长可以适当靠后,适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动动小脑筋来解决实际问题。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