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汽车小司机
年龄段:小班
观察时间:9月
观察地点:多功能厅
事件特征:
社会——社会适应——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语言——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艺术——感受与欣赏——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
观察记录:
在开展音乐游戏《我是汽车小司机》的活动中,我以实物和图片为导入。我问谭颂汽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他很快就能说出是圆形的。我继续提问:“那如果是三角形的可以吗?”他用手挠挠脑袋回答道:“不可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这是圆形”。于是,我拿出各种形状的东西,分别让谭颂来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并且拿来滚一滚,看看哪个形状的更方便,最后得出结论是圆形的。接着,我又问殷梓妍:“你知道汽车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圆形的吗?”她看了看立刻回答:“方向盘,我爸爸车上也有的。”
随后,我们玩起了开汽车的音乐游戏,每个人手拿一个圆形的方向盘。起初,我放音乐让他们仔细听音乐有什么不一样,我做的动作又是怎么样的呢,汪米琪不一会儿就说道,音乐有快有慢,我问杨泽皓,红灯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呀?绿灯又可以怎么做呢?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道,红灯停,绿灯行。我让他们做我的乘客,我是司机,我开到哪他们走到哪,引导幼儿走圆圈。练习几次后,我们跟着音乐做起了游戏,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音乐慢的时候要停下来做刹车的动作,音乐加快就跟着司机一起开车,孩子们渐渐的对音乐熟悉了很多。最后,我请冼亦瑶做导航员,小司机们跟着导航员一起开着小汽车回到教室里。
观察分析: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小汽车”是小朋友比较感兴趣的玩具,每天在路上也会经常见到的。在孩子们所看到的汽车的轮子就是圆形的,所以在我问谭颂,如果是三角形的可以吗?孩子是肯定不知道的,因为3-6岁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他们看到什么就只知道什么。在我问殷梓妍汽车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圆形的,她说方向盘,爸爸汽车上也有的。说明该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在我们玩音乐游戏时,我先让孩子们听音乐有什么不一样,汪米琪能够很快的说出来有快有慢,体现了她对音乐比较敏感,对音乐的节奏感也较强,在游戏中,也能很快跟上老师的节奏。
教育支持策略:
《指南》中指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所以,开展本次音乐游戏活动,不仅让幼儿在观察和游戏中感知圆形,还让他们初步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本次活动以“开汽车”的游戏情境,老师播放音乐让孩子们听音乐的变化,之后老师做导航员,幼儿做司机,在活动感受到幼儿的游戏规则性不是很了解。经过几次练习,知道要跟着老师走圆圈,这时他们都会很认真的玩开汽车的游戏。最后让幼儿感知音乐的快与慢,也知道了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
在游戏中教师应该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多多倾听幼儿的想法,欣赏和回应幼儿自发的活动,在游戏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身上。
给家长的建议:
可以和孩子在家一起学学关于汽车的儿歌,和孩子边唱边做游戏。家里有儿童汽车的小朋友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多练习自由停车或分类停车,提问“请给你的车找个车位停下来”、“停对了吗”等问题,不仅激活幼儿的思维,还引导幼儿不断进行尝试,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还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