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段:小班
观察时间:5月
观察地点:教室
事件特征:
社会——人际交往——愿意与人交往——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科学——数学认知——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语言——倾听与表达——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语言——倾听与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
观察记录:
区域游戏时间,几个小朋友来到了建构区,他们一起搭建着“城堡”。他们用方形的积木砖通过垒高的形式搭建出了城堡大概的模样。
静安拿来一块三角形的积木放在上面,说:“这不是屋顶吗?”
七月在原来的城堡上又放上了一块积木,硕硕接着分别又放上一块长方形的积木,七月想再放上一块积木,静安伸手拿住最上面的绿色砖,边取下来边说:“不能再放这里啦,会倒的。”
七月坚持把积木放在上面,硕硕又取了一块三角形积木放在最上面,说:“哈哈,很可爱的小房子。”
静安看了看,把上面的三角形、方形的积木砖取了下来,说:“搭,不能太高。”
七月放上去一个柱形作为屋顶。
少宇对旁边的小朋友说:“看我的城堡。”
这时候静安把城堡歪了的“墙”扶了扶正,对准备继续垒高的硕硕说:“唉,不要放的太高了。”
观察分析:
1.静安有自己的建构目标,他始终坚持不要搭的太高会倒,也没有受他人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建构。七月朝着自己喜欢的目标耐心地拼搭,搭建出一所可爱的小房子。
2.建构材料比较单一,幼儿建构能力处在平铺、垒高水平。
教育支持策略:
在搭建之前教师应该与幼儿聊一聊今天准备搭建什么,用什么样的积木。引导幼儿看看建构区墙面上的积木搭建图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互相学习。
在孩子们基本掌握垒高技能后,对于建构要求做进一步提高,鼓励幼儿在游戏中,选择两种以上形状的积木,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垒高。同时提供相应的图片,鼓励幼儿用垒高的技能搭建不同的建筑物。
给家长的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强烈的探索心,求知欲。父母还要注意引发孩子的思考,帮助他们去思考事情,给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