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孩子自由飞翔
——美术活动中的一点思考
摘要:
很多人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就是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结果培养出来的都是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复型的小大人。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失去想象、失去绘画兴趣、失去自我,抑制了孩子天性的发挥。我从命题绘画入手,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为入口,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对事物的观察力、感受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关键词:命题画 兴趣 观察 想象力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在人类创造发明史上,一切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特别是艺术的创造,都和人们的兴趣和想象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人们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去实践,更谈不上全身心的投入.实践过程中不能没有兴趣,有了想象的参与,兴趣越浓厚,想象越丰富,活动的效果就越大。中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绘画基础,不受外界的影响和束缚,常常会出现“异想天开”的现象,这点非常适合想象创作。如何使美术活动真正激发起幼儿的创作欲望,鼓励孩子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并最终获得对自己作品的认可与赞赏,这是每个教育者进行美术活动时需要思考的。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想象力在其诸多能力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入你的要求之中,那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我着重在命题画教学中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实践。命题画是教师在幼儿感知周围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基础上提出绘画的主题,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按指定的主题进行的绘画。命题画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观察力,使幼儿学会从特定的条件的相互联系中描绘物体,表现细节。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对命题画中培养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和经验选择命题,调动想象力,丰富幼儿的形象素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在学习中的兴趣要靠老师来培养和发现。命题的选择应符合幼儿不同心理发展的特点,还应选择能充分调动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命题应该是新鲜、有趣的,能诱发、引导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命题画的主题选择应是幼儿较熟悉喜欢的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如“逛超市”“玩具商店”、“春游”、“快乐的晨间锻炼”等等,幼儿熟悉的生活素材,能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和激情,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以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如:在美术活动《柳树》绘画活动中,通过《柳树姑娘》歌曲让幼儿意识到柳树和小姑娘一样爱美,扎着长长的辫子,当幼儿了解后尝试进行绘画的时候,我及时加以肯定,发现幼儿用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柳树。所以在绘画活动中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储存在幼儿头脑中的形象越多,他们可想的内容就越丰富。我还经常通过组织听故事、看动画片、欣赏各种图片、图案等让幼儿不断积累形象素材,提高他们观察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根据命题组织幼儿观察周围事物,丰富知识经验,提高感知能力,积累作画素材。
命题确立之后,教师应让幼儿学会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认真细致的观察与命题有关的周围生活中的一切事物,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进行观察和欣赏命题画的主体,扩大他们相关的知识范围和经验,为幼儿提供各种与主题有关的资料,诱发幼儿的兴趣,启迪幼儿的情感,丰富幼儿的表现,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首先,在教学中,无论让幼儿选择什么主题作画,我们都应该尽可能的让幼儿充分感知物体的特征。把孩子带到被画主题的情景中,让他们从不同角度认真观察,丰富幼儿对该事物的认识,积累其感性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发挥起想象,尽情的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和情感。例如:在一次大班绘画活动《鲜花》,我请孩子们到户外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请他们讲述看到了一些什么花,什么颜色、花瓣是什么形状、共有多少花瓣、是怎样排列的。我还让孩子们通过制作的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集合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们认识到各种各样的鲜花虽然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了一幅幅关于鲜花的作品,画出了千姿百态的鲜花。再如画《看飞机》时,幼儿对飞机是陌生的,但对看飞机这件事有一点感性经验,针对这种情况,我带领幼儿看飞机、看燕子回来等等,让他们注意观察他人看时的情景,再和幼儿一起说说自己的所见。在一番观察和交谈之后,孩子们对看飞机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然后再教给孩子画背面人和飞机的技能,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老师,我们要画看飞机”。最后,我再让幼儿动手作画,画出来的画是充满想象和童趣的,有的画小朋友手拉手看飞机,将两人的手画得特别长;有的画小朋友抬着头看飞机,他们将头画得很大,脖子画得很长;有的画小朋友掂着脚看飞机,将脚画得很大很大;有的画跳起来看飞机;还有一个画面很奇特的画,画面上有许多太阳。潘露小朋友说:‘看飞机时身上很冷,要是有许多太阳照在身上该有多好啊!那样就不冷了’……
其次,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要把头脑的想象具体表现出来。怎么表现?那些已经灭绝的恐龙、海洋里凶猛的大鲨鱼也一直是孩子们话题的兴趣所在,我将那些远离幼儿生活中的事物及一些不易被观察发现的事物用现代教育媒体,克服时空限制进行真实再现,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那些不能直接接触和观察的事物,不断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丰富幼儿的创作内容,如:《海底世界》《恐龙时代》,让幼儿通过录像,加深对事物及环境的认识,从而更好的进行创作。
三、通过观察激发兴趣,展开自由讨论,启迪创作灵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命题确立后,要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画面内容更丰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得组织幼儿认真观察,幼儿观察后,根据命题向幼儿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画什么?”经过这两个提问的讨论后;可以极大的丰富全班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参观菜场后,我问幼儿看到了什么。幼儿说看到了卖豆腐,百叶的阿姨,卖龙虾、黄鳝的人,卖肉的,还有卖各种蔬菜的,我又问:“还有些什么人?”孩子的思维更活跃了,有买菜的人,他们还在讨价还价……我再问他们:“你想画什么?”有的幼儿说想画卖鸡蛋的阿姨,有的说想画卖肉的叔叔,有的说我画卖各种鱼的,还有的说我画来买菜的人……孩子对感知对象有着敏锐性,他们能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捕捉眼前事物某几个最突出的特征,唤起对这一对象的回忆,反思自己的认识,从而形成完整的印象。幼儿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也有所不同。经过讨论,幼儿可以相互补充,更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积累各种知识素材,幼儿对自己所要画的物体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了幼儿的作画兴趣,发挥了想象,给自己的画面情节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指导幼儿构思主题,激发创作热情,培养想象力
构思主题是进行创作命题画中最关键的一环,它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的想象,使他们无拘无束,构思创作新形象。其中应特别注重幼儿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这一活动中去,才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讨论后,老师再将命题画所需的最基本的技能传授给幼儿,与命题相结合进行大胆地创作。在创作时,教师不用范画,而是先引导幼儿欣赏、观察了解与主题相关的各种事物的变化,尽情的想象,这样才能在绘画活动中充分地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允许他们大胆地想象,独立构思,按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幼儿的表现是不可估量的,创造的潜能是很大的。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常常是打破成人的想象的,表现出来的作品是成人既觉可爱又可笑的,是成人无法理解的。正是这些超常的、独特的现象反映了幼儿的大胆想象。如:命题画《和太阳赛跑》,通过老师的提问“谁和大阳赛跑?”幼儿就想象出我骑马儿和太阳赛跑,小白兔和大阳赛跑,大象和太阳赛跑,我坐在滑板上和大阳赛跑……他们所画的太阳也各不相同,有的小朋友还给太阳画上了手和脚,孩子的想象是大胆的,表象手法的奇特在作品中充分地展现出来。命题画《庆祝六一》,幼儿的画面非常丰富,各不相同。他们有的画小朋友在唱歌、跳舞,有的画小朋友在做游戏,有的画小朋友在自己喜爱的大型玩具上玩……还有的在画面上展现了不同的活动,每幅画不但内容丰富多样,而构图方法也不一样,活动中我们顺应孩子的思维,对他们的大胆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孩子才能进行真正的绘画创作,作品也才能具有强大的表现力、生命力。
五、通过评价,民主的内心表述,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想象力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可以及时的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评价中,教师应当正面评价每一个幼儿,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对其不足的地方则用建议的方式,商讨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因为幼儿的每一幅作品都有可取之处,没有哪幅作品是不好的。设计一个交流、学习的空间,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进行评价。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提倡小朋友互相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评价的口吻要生动有趣,使他们在评价中学会主动思考,大胆想象,去发现新意,了解他人的长处,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展现他们独特的感受,才能使他们明白绘画一定要充分想象,还要细心观察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大胆构思才能画出好作品,还可以在区角活动中继续发挥想象再创作出新的作品。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静下心来,认真聆听幼儿创作后的表述,会发现一个充满童心与创造、幻想与激情的世界。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理解和尊重孩子独特的审美,而不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幼儿,鼓励和支持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在《纲要》的指导思想中,艺术部分的表述是: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而《指南》中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这两个子领域也成递进式表现。我在命题画教学活动中,依据《纲要》与《指南》精神,在绘画活动与观察活动的结合中,我注重克服幼儿绘画中机械模仿,使幼儿画面上有了丰富的内容,并且真正能够有个性化、创造性的表现,让孩子体会到了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