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
场景一:快乐的体育活动开始啦,源源熟练地拿起呼啦圈套在手腕上,灵活地转动了起来。此时,在他周围的睿睿和诺诺立刻被吸引了过来,也学着源源的样子准备用手腕转呼啦圈。然而,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呼啦圈不是上下晃几下落地就是直接从手腕飞了出去。睿睿大声地问源源:“黄酉源,你快告诉我,你是怎么转起来的?”源源看了看睿睿,边演示边缓缓地说道:“就是你用手腕,这样慢慢转动呼啦圈!”睿睿和诺诺屏住呼吸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尝试。而这一次由于速度太慢,呼啦圈还是呼啦啦的跌落到了地上。
场景三:睿睿焦急地看向我说道:“朱老师,还是转不起来呢!”而诺诺只是捡起来呼啦圈笑着看着我。我笑着对他俩说:“睿睿,别着急,你再仔细看看源源是怎么转的,你们两个自己多尝试几次,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让呼啦圈转起来!”睿睿点了点头,站在源源旁认真地观察模仿了起来。诺诺也拿起呼啦圈,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着。突然睿睿欢呼了起来:“夏老师,快看,快看,我转起来了,转起来了!”看着眼中闪着光的睿睿,我也开心地鼓励他说:“真的呢!你这么快就学会了!”
场景三:睿睿转身边示范边和诺诺说:“徐熠诺,我和你说,你就是伸直胳膊,用手腕像我这样转!”诺诺不急不躁地看着睿睿伸直手臂用手腕继续练习着转动呼啦圈,转转停停间,突然听他大声喊道:“转起来了,转起来了...”这时,有几个已经熟练掌握的小朋友开始探索新的玩法。只见王漫一单手套上两个呼啦圈,不停地调整着呼啦圈的转动速度,想让两个呼啦圈同时转动起来。他不停地调整着身体转动的部位和速度,虽然呼啦圈还是一次次的掉到了地上,他仍然乐此不疲地继续尝试着。在王漫一一旁的顾芯冉似乎也发现了更有趣的玩法,他将呼啦圈套在了手指上,尝试用食指转动呼啦圈,呼啦圈不时飞出自己的手指,他一次次捡起地上的呼啦圈调整着速度继续着。看着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呼啦圈欢快地转动在户外场地上,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探索着他们的新发现,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快乐的味道!
观察分析:
睿睿和诺诺遇到了呼啦圈转不起来的问题时,他们勇于尝试,失败时也不乱发脾气,不轻易放弃,积极询求别人的帮助,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在问题中掌握伸直手臂用手腕转动呼啦圈才能使呼啦圈转起来,体现出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源源在活动中能较快掌握方法,并且耐心教别的小朋友如何旋转手上的呼啦圈,体现了源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王漫一和顾芯冉能大胆尝试新的游戏方法,将呼啦圈套在手指上,思维敏捷,并且失败后没有轻言放弃,尽管呼啦圈一次次的掉到了地上,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继续尝试着,体现了他们不服输的,坚持的良好品质。
教育支持策略:
幼儿动作发展与问题意识、勇气、兴趣有关,动作发展需要幼儿进行思考,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机械练习,只有当幼儿自己意识到动作存在哪些问题,才能做出恰当调整,此时动作练习才有针对性与发展意义。这种问题意识的建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建构。呼啦圈的一物多玩,充分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幼儿的跳、钻等动作技能。
在呼啦圈玩法探索中,孩子们大胆尝试,沉浸在充满乐趣的探索中,在游戏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作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记录儿童的故事就是用心去看见他们的成长,记录他们的成长,更好的去支持和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
儿童不断在成长,每天都在发生了属于他们的独特故事,教师需要睁大眼睛去细细的看,竖起耳朵去静静的听...至此,在孩子的成长的轨迹中,也种植了教师的故事,那一系列的故事因为观察而变得专业、有温度!
家长建议:
呼啦圈是生活中常见的体育器材,各种各样的呼啦圈游戏都能进行游戏,如“旋转呼啦圈”,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多进行呼啦圈游戏,尝试各种玩法的游戏,幼儿能获得较好的运动及其发展,能有效提高人体腰、髋、膝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
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正是他们提高的好时机,爸爸妈妈要有耐心的鼓励孩子,带领孩子掌握动作技巧,对孩子进行适当地表扬与肯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