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上的小斑点

作者:   来源:  录入者:小一班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落叶上的小斑点

年龄段:小班

观察时间:2

观察地点:草坪

事件特征:

社会——愿意与人交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表达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科学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很多事物现象感兴趣

观察记录:

户外活动休息时段,幼儿在草坪自由探索时,嘉嘉突然举起一片枯黄枫叶喊道:“老师快看!叶子上有好多小芝麻!”5名幼儿迅速围拢观察。  

歆然用手指戳斑点:硬的!是石头变的吗?

薇薇贴近叶子嗅闻:"没有味道,可能是小虫子咬的洞洞"  

霆霆对比多片叶子:"这块叶子斑点像星星,那片像小蛇!"  

孩子们自发开始在草坪里收集带斑枯叶,他们把树叶摆在地上。我提议:“我们能不能按斑点形状、颜色(黑/褐/黄)分类摆放呢?”孩子们很赞同,开始摆放起来。

观察分析:

1. 科学探究萌芽

幼儿通过感官触摸、嗅觉、视觉多维度观察,提出"斑点来源"假设(虫蛀/颜料/自然花纹),体现初步的现象-推测科学思维链。  

2.语言与表征发展

运用比喻描述形状(星星/蛇纹),使用/脆/粗糙等精准形容词,反映观察细节捕捉能力与词汇迁移能力。  

3.社会合作行为

自发形成观察小组,轮流表达观点(我觉得...)、协商分类标准(先按颜色后按形状),展现初步合作探究意识。

教育支持策略:

1.生成性科学活动

开展《叶子的秘密医院》主题活动:用显微镜观察斑点显微结构,模拟真菌孢子传播实验(撒面粉观察"病菌"扩散)  

制作"叶子生命历程"立体书:展示健康叶→病斑出现→腐化入土的自然循环  

2. 艺术表征支持

提供拓印工具(水彩/黏土)、UV紫外线笔,鼓励幼儿创作会变身的斑点画(日光照射后显影特殊图案)  

3. 持续性观察引导

设立叶子观察站:每周记录同一棵树病斑变化,制作时间轴对比图  

投放《植物生病了怎么办》等无字绘本,启发自主查阅资料意识

给家长的建议:

1.亲子自然侦查

散步时玩"斑点侦探"游戏:对比不同植物病斑(如白粉病VS锈病),用手机微距镜头拍摄记录  

2.家庭实验建议

用茶包模拟病叶实验:将潮湿茶包置于密封罐观察霉斑生长,直观理解微生物作用  

3.环保意识渗透

指导孩子制作落叶急救包:将严重病叶单独收集焚烧,健康落叶堆肥,渗透生态保护理念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