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 :2月
观察对象:贾晴、叶子涵、徐彧杰、倪子轩
观察者 :盛晓
地点: 操场
观察事件:
一天,户外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玩起了垫子游戏。只见贾晴和叶子涵手拉着手躺在垫子上翻滚着,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前去问:“你们在玩什么游戏呢?”贾晴说:“我们在玩《炒黄豆》,老师你看,我们滚一下像不像翻了一条被子啊?”说完他又和叶子涵玩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念“炒黄豆,炒蚕豆,霹雳啪啦翻被子。一条、二条、三条……”随后吸引了众多的小朋友,纷纷地加入了贾晴的队伍中,都玩起了“炒黄豆”,小朋友们 2个一起边念儿歌边游戏合作。正当孩子们一对一对手拉手兴高采烈地在做炒黄豆时,一个高高的声音打断了我们的游戏,“老师,倪子轩不要和我做炒黄豆的游戏。”我一看,原来是徐彧杰在大喊。于是我们停下游戏,了解其原因。原来是徐彧杰硬把倪子轩拉过来做游戏,倪子轩不愿意和他玩,所以发生了这次不愉快。于是在集体面前,我对小朋友说:“如果你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就应该和小朋友好好商量。首先要有礼貌,可以说一些‘你好,我能和你一起玩吗?’‘我们一起来做,你觉得怎么样?’‘我来帮你,好吗?’学会谦让,好吗?”经过我的一番教育,我们又开始做游戏,我故意走到徐彧杰的面前,见她笑嘻嘻对倪子轩说:“倪子轩,你好,我能和你一起玩吗?”倪子轩高兴地说:“好吧。”于是两个人手拉手开始炒黄豆了,当倪子轩不会翻被子时,徐彧杰还会帮助他,慢慢地教他。看到这一幕,我欣慰地笑了。
反思与措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的内容与要求指出:“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我也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结合体育游戏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幼儿的体育特色游戏,让幼儿在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游戏过程中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合作、竞争、遵守规则伴随游戏始终。在本次活动中,通过有节奏的儿歌,让幼儿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又给他们带来了合作互助游戏的快乐,这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到了良好的健康的发展。合作是指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两人或多人、两个集体或多个集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务的行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性,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关心他人,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在幼儿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但在活动中,孩子不合作现象相当突出,合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孩子在小朋友当中人缘好,朋友多,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能让着别人;有些孩子很“小气”,爱拔尖,别人的就是我的,或是听从他人的意见,和小朋友一起玩儿时动不动就爱和他们打架、发生争执。班中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家中的长辈事事让着他们,处处护着他们。因此,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合作技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幼儿自我中心特点明显、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幼儿平时往往缺少友好交流和商量的语言,而这些友好的语言正是合作开始的引子。因此,我经常利用一些情境让幼儿学习合作性的语言,如“你好,我能和你一起玩吗?”“我们一起来做,你觉得怎么样?”“我来帮你,好吗?”合作性的语言可以为幼儿的合作行为做好铺垫。掌握了合作性语言后,幼儿的合作行为就会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