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 10月份 | 观察对象 沈星宇、刘羽泽 | |
观察者 钱婧瑜 | 地点 东操场 | |
观
察
事
件 | 《老鼠笼》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游戏,晨间活动了,一半幼儿做“老鼠笼”,其余幼儿做“老鼠”,“老鼠笼”围成一个圆圈,手臂伸直,“老鼠”站在圈外。游戏开始,我们用无锡方言念儿歌,“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偷吃米。我们做个老鼠笼,“卡嚓”一下抓住它。“老鼠”在笼子的下面钻进钻出当念到“抓住它”时,作笼子的幼儿蹲下,被关在笼子里的老鼠请到边上休息,游戏继续进行。玩着玩着,突然沈星宇、刘羽泽和其他小朋友撅着嘴巴大声的叫起来“老师我们不玩这个游戏了、我们抓不到老鼠了,老鼠躲在外面不进来。”怎么会呢?你们再游戏一次给我看看,啊!果真如此,原来,随着游戏的继续进行,老鼠们都掌握了游戏的规则,为了继续参加游戏,他们怕被抓住,在念到“咔嚓”一下抓住你时,就会选择躲在外面。为此,“老鼠笼”就抓不 到老鼠。类示情况在平时的游戏中也不断发生过,但从没有说不玩呀?怎么办呢?找出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啊!于是我试着改变游戏规则,在念儿歌上随机应变,如“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偷吃米”看小老鼠们正在活动时,突然“卡嚓”一下抓住它。还有,在念“老鼠老鼠坏东西”乘老鼠们不备,马上“卡嚓”一下抓住它。啊!小老鼠被抓住啦!改变游戏规则,重新游戏后,小朋友在游戏中情绪积极高涨,乐而不厌。 | |
反
思
与
措
施 | 反思:这一民间游戏属于合作性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不能随心所欲,做“老鼠笼”时小朋友按照游戏规则边念儿歌边游戏,但随着“卡嚓”一下抓住它时,老鼠们好象都掌握了游戏的规则,为了继续参加游戏,他们怕被抓住,在念到“咔嚓”一下抓住你时就会选择躲在外面。为此,“老鼠笼”就抓不到老鼠,还大声的叫“老师我们不玩这个游戏了”。找出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啊!于是我试着改变游戏规则,在念儿歌上随几应变,如“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偷吃米”,看小老鼠们正在活动时,突然“卡嚓”一下抓住它。还有,在念“老鼠老鼠坏东西”乘老鼠们不备,马上“卡嚓”一下抓住它。啊!小老鼠被抓住啦!抓到老鼠才是最开心的,当小朋友把一只只老鼠抓到时,是最开心的,能真正体验的合作的快乐!好玩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是很大的,而次类游戏在改变游戏规则后,能帮助幼儿摆脱困境,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向社会合作发展。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了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民间游戏也带有竞争性,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时,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相反,在游戏中失败,会使幼儿产生挫折感,但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地吸引幼儿,再次参加游戏,可以吸取上次游戏的教训,纠正失误和不足,从而获得成功。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受挫能力,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又能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良好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