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2021.10
观察对象 :倪子轩
观察者 :钱婧瑜
地点 :运动走廊
观察事件:
今天在晨间户外活动时间,我选择了让幼儿练习跳绳,这是他们第二次集体自由练习跳绳了,绝大部分幼儿仍旧处在一个都跳不过去的状态。在我四处巡视时,倪子轩主动找上我说:“老师我不会跳绳。”同样的话这两天几乎每个幼儿都说过,我就告诉他:“跳给我看看。”
倪子轩先是在双手上各绕了两圈绳子,然后把绳子甩到身后按照我之前说的准备动作做好了准备。“跳”,随着我一声令下,倪子轩膝盖一弯,在起跳的同时也甩起了绳子,绳子成功越过了头顶,但是当绳子到双脚处时,双脚已经落地了,绳子最终被双脚挡住了。
“你知道哪里有问题吗?”我问他。“不知道。”他回答。
“再来一次。”说完,我掏出了手机准备进行录像。“跳”,随着指令的发出,倪子轩再次重复了上次一样的动作。我把视频调成慢动作让他看,“现在能发现问题吗?”在视频中可以很容易看出,倪子轩是先起跳再甩绳子的。
“呃,好像是我跳得太早了。”倪子轩看了两遍确定的说。
“那你下次可以试试跳得晚一些。”如此说完我就再让他跳一次,但是仍然是起跳和甩绳几乎同步进行,结果自然是跳不过去。后来他继续在独自尝试但仍然没有成功。
反思与措施:
在本次的活动中,倪子轩和大多数幼儿一样遇到了同时甩绳和起跳导致跳不过去的问题。对比《指南》中对大班幼儿跳绳的描述“能连续跳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鉴于目前倪子轩处于大班初期加上练习次数尚且不多并且已经可以成功甩绳来看,他的发展暂无明显落后。当前问题属于动作的协调、灵敏的方面,手甩绳和脚起跳的不同步性对倪子轩造成了难题。
我通过让他进行自我观察使他对该问题有了认识但是仍然难以解决。在今后的练习中,我要按照《指南》所写“对于跳绳不能过于要求次数和机械训练”为基本要求,利用玩绳子的游戏锻炼倪子轩以及与他有相同问题的幼儿,帮助他们增强跳绳动作的协调和灵敏。同时利用游戏的形式由简到难,可以幼儿减轻学习跳绳中遇到的挫折感,让兴趣带动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