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30日


    这是我们大班幼儿第一次练习投篮。只见小朋友们每人捧着一个篮球围聚在篮球架下,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似乎缺乏勇气,居然没有一个人敢出手。见状我说:小朋友,我们现在都要学做小姚明,看谁能把篮球投进篮筐里,加油啊。”闻言,小朋友立即像本来干瘪的气球一下子鼓满了气,纷纷抛出了手里的球,可是随即从他们陆续嘴里传来遗憾的叹息——唉,唉……,几乎所有的小朋友的球都没有投中。面对他们颓丧的神情,我说:“孩子们,你们别急,这只是第一次投篮嘛,现在老师让你们自由练习几分钟,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你们是否会有进步?”
10分钟后,我让小朋友再进行投篮,虽然幼儿的命中率仍是不够高,但是较第一次有了进步,姚亚光,匡景棋等几名幼儿已经能投进去了,看着在他们抑制不住的兴奋的神情以及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目光,我说:“现在我们邀请投中的小朋友为我们进行现场表演,请其他的幼儿注意观察:他们是怎样进行投篮的。”完了,幼儿抑制不住地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的说,膝盖要弯曲一点,有的说,双手应该举着球高过头顶,有的说投的时候要手掌用力掷出去……我一边适时进行小结提点,一边让小朋友们实地模仿,幼儿兴致盎然,跃跃欲试,在接下来的投篮活动中,果然效率大增,幼儿不断数着自己投中的个数,一边不停地进行再投,我的耳边不断飘来一声声稚气却饱含激情的声音:“老师,我投中了”!“老师,我也投中了!”……观察记录:

活动反思:

  在这一案例中,我们要让幼儿获取投篮的正确方法和技能,我们教师没有采取填鸭式的灌输和枯燥的重复练习,而是先用激励性的语言萌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小朋友,我们现在都要学做小姚明,看谁能把篮球投进篮筐里,加油啊。”让幼儿全身心地融入活动,然后又通过相应的语言迅速提供他们自由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自由练习中不断调动自身感官去探究,去摸索,去获取经验,得到发展和成长。而当有个别幼儿脱颖而出时,我们教师迅速抓住这个点,一方面,提升了能力强的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这个点也正是教师活动中需要的和正密切关注的”教具”,在这些能力强的幼儿的示范过程中,教师也没有用过多的语言去指导幼儿,而是让他们仔细观察,自由交谈,通过自身的观察和理解去获取相关的经验,最后教师提点补充既像是一种小结,也宛如归纳,画龙点睛地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较全面系统掌握了投篮的一些关键技巧,同时教师让幼儿进行的模仿活动,正是让幼儿把刚获取的理性的经验通过行为进行内化的过程,由此产生了幼儿踊跃地模仿,踊跃地投篮的现象,为幼儿练习投篮的技能并增强投篮的准确性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纵观整个案例,教师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没有丝毫说教的痕迹,坚持给幼儿一个开放的环境,开放的空间,努力为幼儿创设了探究的机会,并适时抓住了教育的契机,让幼儿主动获取经验,主动发展,茁壮成长。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