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你喜欢什么声音》
活动目标
●能感受噪音和乐音的区别,初步了解噪音对身体有害。
●通过对比演奏和讨论活动,感知乐音和噪音,知道乐音能给人美好的感觉,噪音给人的感觉不舒服。
●有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能动手设计“静”的标志,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或CD。
●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放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
活动过程
●打击乐活动《喜洋洋》,感受乐音。
——教师指挥幼儿随着音乐使用乐器演奏《喜洋洋》。
——请个别幼儿当指挥,幼儿交换乐器演奏乐曲。
——教师:你还听过哪些好听的声音?在哪里听到的?
——教师:小朋友,你喜欢听大家的演奏吗?你觉得这样的声音好听吗?你听了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教师告诉幼儿:我们把这样听着感觉舒服、和谐的声音叫乐音。
●演奏乐器,感受噪音。
——教师请大家都拿乐器自主地随意敲击乐器玩。
——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演奏了乐器,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觉得不舒服?这样的声音你喜欢吗?为什么?
——教师:你还听过哪些像这样的不好听的声音?在哪里听到的?
——教师告诉幼儿:我们把这些刺耳、难听的声音叫做噪音。
●讨论活动,引导幼儿了解产生乐音和噪音的原因。
——教师:为什么同样的乐器,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呢?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呢?
●通过讨论,感受噪音的危害。
——教师:小朋友,你们是喜欢噪音还是喜欢乐音呢?你知道噪音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吗?
——教师:大家都不喜欢噪音,噪音对我们的身体危害很大,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减少噪音呢?
——教师:想一想,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呢?(图书馆、医院、寝室、集体活动的时候),我们怎样提醒别人注意安静呢?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学习用废旧材料制作“安静”标志。
●音乐活动:欢乐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