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动物防身术
活动目标
●加深对动物特征的认识,发现动物会用各种方法保护自己,适应生存。
●通过欣赏故事和观察图片,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能用较生动的语言描述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教学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 讲述故事《老狼和刺猬》,引出动物的自我保护。
——教师:有一天,小刺猬出门散步,被一只饥饿的老狼看见了,老狼追过去想抓刺猬。眼看老狼就要抓住刺猬了,怎么办呢?
——教师:想一想,小刺猬会怎样做呢?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猜测故事结尾。
——教师:就在危急的时刻,小刺猬将自己卷成一团变成一个刺球,将老狼的手都扎破了,老狼看着圆圆的刺球,只能饿着肚子离开了。
——教师:小刺猬,遇到危急情况下是怎样做的?
——告诉幼儿小刺猬遇到危急情况,将自己卷成一个刺球保护自己的现象,是动物自我保护的本能。
●欣赏故事《防身绝招》,初步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
——幼儿倾听故事《防身绝招》。
——教师:故事中有些什么动物?
——教师:老虎来了以后,小动物们躲在哪里?为什么老虎找不到它们?
——教师: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防护本领?(隐身——让自己身上的颜色变得与周围环境接近,把自己隐蔽起来,让老虎发现不了自己)
●观察教学挂图,感知动物的自我保护。
——利用身体颜色保护自己。
教师:图上有谁?为什么你很难发现他们?
小结:动物使自己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同或相近,都是为了隐蔽自己或逃避敌人的侵害。
——利用身体结构特点保护自己。
教师:图上有谁?身上有什么?遇到危险他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谈论动物的自我保护。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教师:你知道变色龙、狐狸、壁虎、黄鼠狼自我保护的方法吗?(变色龙——变色,狐狸——装死,壁虎——断尾,黄鼠狼——臭气味等)
●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自我保护的方式。
——教师:图上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讲述画面。例如:毛毛虫身上的颜色很鲜艳,这是警告敌人,不能来吃我,我是有毒的;青蛙身体的颜色会随着季节而改变;变色龙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豹子身上的颜色,与他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近;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身体的颜色是白色的;螃蟹有两个大钳子,可以用来攻击对方保护自己;蜥蜴身上的颜色跟地上的颜色很像,这样可以隐藏自己,不容易被别人发现。狮子鱼身上有长长的毒刺,使敌人不敢靠近他;海龟身上有硬硬的壳,发现敌情海龟会将头和四肢缩进硬壳里;梅花鹿身上的花纹,与周围丛林的颜色很像,可以隐蔽自己。
● 教师念谜面: 一只大鸟真古怪,有翅不飞跑得快,遇到危险藏脑袋,屁股留在沙滩外。
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并在图上勾出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