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立教——浅谈对小班幼儿的德育

作者:   来源:  录入者:小三班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2日

以身立教——浅谈对小班幼儿的德

摘要: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阶段。本文以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幼师在幼儿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具体实施策略。以身立教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要求幼师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榜样,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本文详细阐述了幼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创设良好环境、开展主题活动以及加强家园合作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方法,旨在为小班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引言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小班幼儿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因此,幼师在幼儿德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身立教意味着幼师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幼儿做出示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

一、以身立教的重要性

一)幼儿的模仿性极强
小班幼儿善于观察和模仿周围人的行为和语言,幼师是他们最亲近和信赖的人之一,幼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幼师在与幼儿交流时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幼儿会自然而然地模仿并学会使用这些用语;幼师遵守规则,如排队、不随地乱扔垃圾等,幼儿也会跟着遵守规则。因此,幼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德育的渗透性
德育不仅仅是通过专门的课程来进行,更应该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如关爱他人、帮助同伴、尊重长辈等,向幼儿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比如,在游戏活动中,幼师鼓励幼儿分享玩具,帮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在进餐时,幼师引导幼儿珍惜食物,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在午睡时,幼师帮助幼儿整理衣物,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二、以身立教的实施策略

(一)言传身教

1. 教师的语言示范

幼师要使用文明、规范、准确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引导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和正确的表达方式。例如,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幼师可以说:“别着急,我来帮助你。”当幼儿表现出色时,幼师可以说:“你真棒,继续努力!”同时,幼师要注意语言的语气和语调,用温和、亲切的语气与幼儿说话,让幼儿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2. 教师的行为示范

幼师要以身作则,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做到言行一致。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师要主动排队、节约用水、爱护环境、尊重他人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整理教室时,幼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动手,示范如何分类整理物品,让幼儿学会有条理地做事;在与同事相处时,幼师要友好合作、互相帮助,让幼儿学会与人相处的正确方式。

(二)创设良好环境

1. 物质环境

创设整洁、温馨、富有教育意义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教室中布置有关道德教育的图片、故事书、手工艺品等,让幼儿在欣赏中学习;在活动区投放与道德教育相关的玩具和材料,如拼图、积木、角色扮演道具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道德情境。

2. 精神环境

营造和谐、友爱、尊重、平等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幼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让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接纳。例如,当幼儿犯错时,幼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解释,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幼儿改正错误;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幼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沟通、协商和分享,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开展主题活动

1.品德教育活动

定期开展品德教育活动,如“我爱我的幼儿园”“我是有礼貌的好孩子”“我会分享”等,通过故事、儿歌、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例如,在“我爱我的幼儿园”活动中,幼师可以讲述幼儿园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和规则,培养幼儿对幼儿园的热爱之情;在“我是有礼貌的好孩子”活动中,幼师可以教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和礼仪规范,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和礼貌待人;在“我会分享”活动中,幼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分享活动,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合作精神。

2.节日活动

利用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如春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例如,在春节活动中,幼师可以组织幼儿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等,让幼儿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在中秋节活动中,幼师可以讲述中秋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品尝月饼,感受团圆的美好;在国庆节活动中,幼师可以组织幼儿升国旗、唱国歌、制作国旗等,让幼儿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繁荣;在重阳节活动中,幼师可以组织幼儿慰问老人,为老人表演节目、送上礼物等,让幼儿学会关爱老人、尊重老人。

三、家园合作

(一)家园沟通

幼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探讨幼儿的德育问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同时,幼师也要向家长传达幼儿园的德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注重幼儿的德育教育。

(二)家长参与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德育活动,如亲子活动、家长志愿者等,让家长在参与中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增强家长对幼儿德育的重视程度。例如,组织亲子义卖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进行故事分享、手工制作等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三)家庭教育指导

幼师要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可以通过举办家长讲座、发放家庭教育资料、个别指导等方式,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经验。例如,举办“如何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家长讲座,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发放《家庭教育指南》,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参考和建议;针对个别幼儿的问题,与家长进行个别沟通和指导,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结论

以身立教是对小班幼儿进行德育的重要方式,幼师要通过具体、细致、生动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明确的榜样,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时,幼师还要通过创设丰富、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加强密切、有效、积极的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提高幼儿德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