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游戏化

作者:   来源:  录入者:小八班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9日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游戏化

【案例背景】

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音乐在幼儿园的运用更是无处不在,无论是生活领域、语言领域、数学领域、科学领域还是艺术领域等等,音乐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音乐给各领域带来的有效性有目共睹,在体育活动中更是如此,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中,体育是基础,良好的行为和健康体魄将使幼儿受益终生,体育活动始终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内容丰富,时间经常,灵活性大等特点有利于发挥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质量高的体育活动不仅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达到强健体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目的,同时要基友合适的,丰富的活动环节和氛围也很重要,那么相对来说:环节和氛围的创设对体育活动的影响也很大。为了让活动更有效,教师是想尽千方百计,而在活动中音乐更是老师常用的手法,音乐在活动中虽说是辅助作用,但是在活动中的作用不可轻视,音乐的恰当使用,可使体育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效果。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快乐体育特色课程建构的行动研究,就是以“幼儿愉快参与活动全过程”为理念,以促进孩子自主发展为核心,以发展孩子情感素质为动力,以推动孩子创造性完成任务为根本,以陶冶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为目标的课程模式。课题引领《幼儿园快乐体育特色课程建构的行动研究》为教师个性课堂打造提供广阔平台,促进各类体育活动优化发展,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过河》这个体育活动是根据孩子围着绳子跳来跳去所产生的一个活动。而音乐的进入使这个活动更加丰富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在练习效果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疲劳,恢复了体力,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和促进美育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步骤】

环节一:提供轻快的音乐,组织幼儿热身运动

1、听音乐《运动员进行曲》《郊游》进行队列训练。

2、热身运动,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小蝌蚪好吗?小蝌蚪是怎么游的啊?”

听音乐《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做蝌蚪跟随教师在“池塘”中游动(慢跑)——蝌蚪长出两条后腿(伏地后蹬)——蝌蚪长出两条前腿(伏地做蛙泳动作)——变成青蛙(起立自由的模仿青蛙跳跃动作)—— 一串青蛙跳跳跳(集体排队练习)。

环节二:提供力度渐进的音乐,促进幼儿技能发展

本阶段分为两个环节:

活动一、跳田埂

本环节的目的主要是使幼儿巩固已有的立定跳远动作技能,学习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通过场地难度的循序渐进,使幼儿由立定跳远自然过渡到助跑跨跳的动作练习。

本环节预设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人人都可以完成的动作目标,既活动的开始部分,每个孩子都能够达到的活动难度。第二层次为挑战目标,既保证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够有所提高而达到的活动目标。

师:“小青蛙跳跃的本领最了不起了,你们想不想来试试啊,一起听音乐《 快来拍拍 》跳过田埂,看看哪只小青蛙最厉害。”,孩子们屈膝起跳,不紧不慢地学着小青蛙跳,跳两遍后,教师调整田埂的宽度和高度,增加游戏难度,师:“现在田埂变宽边高了,想不想再试试?”播放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幼儿练习助跑跨跳,他们挥动着手臂奔跑然后起跳,嘴巴里还发出:“嗨”的声音,用力地跳过变宽边高的田埂。小青蛙们来到了田里,我们一起来吃害虫吧,播放音乐《化蝶》,幼儿在音乐声中轻轻挥动着手臂学小蝴蝶飞舞,放松休息。

活动二:“跳过小河”

本环节通过游戏活动的三个难度层次的递进,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正确的助跑跨跳的动作概念,并不断尝试用该方法去挑战自己的运动极限。

活动过程:首先教师用绳子对折放在地上作小河,小河的形状为由窄逐渐变宽,目的是为了照顾幼儿能力的个体差异性,

幼儿进行第一次尝试:自由跳过小河,引导幼儿看看自己能跳过多宽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在幼儿自由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注意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尝试,邀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幼儿集体跟随练习。

第二次尝试:播放下雨声音,增加难度,通过下雨了,河水变宽的情景,提高跳过小河的难度,幼儿自主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跳过小河。教师在幼儿分散尝试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活动量表现,适时集中幼儿观看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展示动作,一可以加强动作概念,二是调节活动密度,避免过度疲劳。

目的: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

第三次游戏:播放鳄鱼叫的声音,增加游戏色彩:河里游来了鳄鱼、对面田里出现害虫,小青蛙要躲过鳄鱼的捕杀过河帮农民伯伯捉害虫,幼儿依次进行游戏。

目的:巩固幼儿学习的成果,提高锻炼效果。幼儿的活动情绪会因为鳄鱼的出现达到高潮,兴奋点比较高,因此在这一环节组织过程中,游戏开始阶段教师必须讲清楚来去活动路线,避免出现面对面的碰撞事故。

环节三、提供放松音乐:组织幼儿整理活动

师:小青蛙们太厉害了,现在我们要放松一下了,躺在水里轻轻地游。放松游戏:青蛙戏水。请孩子们在小河里游一游、用绳子做波浪动作等等。

【案例反思】

音乐是以声音塑造形象的一门听觉艺术,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吸引、感染着我们。优美生动、节奏鲜明的音乐,会让人们感到精力充沛、情绪愉快;舒缓轻柔的音乐,会让人们身心放松。如果在体育活动中能有效地利用音乐并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提供一定的音乐背景、情节和角色,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组织,活动将会更加具有灵活性、可调控的特点。让幼儿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对促进幼儿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的形成非常有益,符合《纲要》中对健康方面的指导要求:“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那么,如何将体育运用到中班体育教学活动中呢?                                                                                                                                                                                                                                                                                     

一、音乐的整体调度使体育游戏艺术化。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总是以热身的形式开始的,孩子们听着节凑明快的音乐活动起来就更加起劲了。一般的热身运动分为两部分:队列训练和热身操,而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很难根据教师的口头指令排好相应的队伍,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时就逐步给孩子一个固定的音乐模式,让幼儿听到某段音乐就排好某种队列,如听到《运动员进行曲》就知道围着圆圈行进走,听到《郊游》的音乐时就知道要变换成四路纵队,听到《下雨啦》的音乐时要四散站立了。这样一系列幼儿熟悉喜欢的音乐被用到体育活动中,既方便了教师教学,又培养了幼儿的听力。最后一般都是放松整理活动,这个环节一般都选用节奏慢的,舒缓的音乐来帮助幼儿调整呼吸,达到放松的目的。


二、音乐的情景化处理提高体育游戏趣味性

1、特殊音效营造游戏戏剧化氛围。

体育活动作为健康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以身体动作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科学地对幼儿进行身体锻炼。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运动负荷,合理安排和调节幼儿的运动量。在《过河》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多种节奏不同的音乐来调节幼儿的运动量,如刚开始练习跳田埂时,可以选择节奏明快的音乐《快来拍拍》,让幼儿从容跳过田埂,田埂加宽加高后,对幼儿来说难度增加了,提供《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节奏更加快了,提醒幼儿难度加大了,要更努力了。两个游戏过后,幼儿的运动量达到了一个高峰,这时该让幼儿放松一下,通过音乐《化蝶》来调整幼儿的运动量 。第二部分的游戏过小河是整个活动的高潮。要幼儿通过助跑跨跳的形式来过小河,《欢乐舞曲》是一首节奏明快,情绪激昂的音乐,用在游戏的高潮部分较为合适,能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消除前半部分游戏带来的疲惫感。

2、不同的音乐效果戏剧化演绎游戏全过程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是一切活动的动力,因此,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游戏往往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在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播放与情节吻合的音乐,让孩子更真实地融入到游戏中。在本次活动中,跳过小河是高潮部分,教师让幼儿扮演小青蛙,通过播放下雨的声音,提醒幼儿河水涨了,小河变宽了,要更努力才能跳过去了,又通过播放鳄鱼叫的声音,提醒幼儿小河里有鳄鱼,跳的时候要避开鳄鱼,这样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了,玩得兴趣更高了,效果也更好了。适合游戏情节的音乐能时刻抓住幼儿的注意力,适合游戏情节的音乐能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到游戏中,适合游戏情节的音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