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寒冷的冬天,洛幼的教室里透着一股温暖的气息,中11班的孩子们纷纷围坐在阳光下,充满好奇地等待着今天的食育课——《橘子罐头》即将开始。
在谈话中,孩子们表达了对橘子的喜爱。有的孩子跃跃欲试,兴奋地说:“我想知道橘子是怎么变成罐头的!”还有的小朋友憧憬着:“我们可以把橘子做成罐头、送给爸爸妈妈吗?”这一刻,我意识到,将他们的兴趣与能力发展结合起来,是开展冬季食育课程的良好契机。橘子的甜美和多汁,正适合在这个季节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营养的选择。而橘子罐头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加工过程,更是让孩子们了解营养、体验动手、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良好载体。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基于孩子们的兴趣设定这节课,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探索食材的奥秘。
活动开始时,我引导孩子们围绕橘子讨论,提问:“你们知道橘子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吗?它们帮助我们身体的哪些部分?”小朋友们纷纷积极回答,有的说:“橘子里有维生素C,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有的则补充:“吃橘子能让我们的皮肤变得更好!”这样的交流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科学认知。接着,我启发孩子们思考罐头的制作过程,询问:“在做橘子罐头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什么?”经过讨论,孩子们列出了橘子、糖、瓶子等关键材料,并表达了想自己动手实践的强烈愿望。这种自发的讨论让我感受到,孩子们不仅在学习知识,更是在探索合作与实践的乐趣,我的内心感到格外欣慰。
在我们一同动手制作橘子罐头的过程中,首先我们洗净了每一个橘子,看着孩子们认真专注的神情,心中充满了温暖。剪刀和刀子在手中的流畅运用,与他们的好奇心交织在一起。孩子们分成小组,兴奋地剥开橘子,轻柔地分离出每一瓣。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小手肌肉精细协调能力,更充满着欢声笑语。小朋友们一边剥橘子,一边分享着自己对橘子的“秘密”,耳边回荡着他们稚嫩而快乐的声音,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
接下来,我们开始制作橘子罐头的糖水。孩子们认真地量取糖和水,随着我引导着他们进行加热,整个教室弥漫着甜蜜的香气。这个环节让他们理解了科学的原理,汤料的变化和水果的融合,也让他们懂得了制作美食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耐心和细致。许多孩子还主动围绕自己想要尝试的调料进行提问,不时抛出一些有趣的想法,比如想要在糖水中加入蜂蜜,讨论味道会有什么不同。这样活跃的交流,不仅扩展了他们的视野,也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了食材与健康的关系。
终于,橘子罐头制作完成,孩子们满怀期待地围在一起,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他们亲手制作的美味。每个人都欢呼着,分享着自己的期待与喜悦。当第一口罐头橘子滑入口中时,甜蜜和期待的笑容在他们脸上绽放。此刻,我看到的不仅是他们对食物的喜爱,还有对参与制作过程的自豪感。这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通过实践让孩子们学会珍惜食材,享受烹饪的乐趣,并从中体会到成就感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撰稿:奚雨诺 审核:顾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