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篮趣多多

作者:   来源:  录入者:小八班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0日

投篮趣多多


年龄段:小班

观察时间:9月

观察地点:户外操场

观察特征:

健康——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能双手向上抛物。

社会——人际交往——愿意与人交往——愿意与小朋友一起游戏。

科学——科学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

艺术——表现与创造——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能跟随熟悉的音乐做动作。

观察记录:

今天孩子们来到了挂满小篮子的大树下,我拿出沙包问了孩子们:“怎么才能把沙包投进篮子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有的说往上扔沙包,有的说往前扔沙包……我又问到:“你们觉得哪种方法好呢?我们先来试试往上扔吧!”孩子们想了想纷纷点头,游戏开始了……我看到李连睿和张楚熙双手用力把沙包往上扔,结果沙包掉在他身前,试了几次,不是掉在身前就是在身后的地上,他气馁地说到:“往上扔不行!”张楚熙说:“太难了,我也投不中!”我立马上前对他们说:“如果往上扔不行,你们可以试试往前扔。”于是孩子们又开始尝试把沙包往前扔,只见,力气小的孩子直接把沙包扔到了前面的地上,而力气大的孩子把沙包扔到了前面的树干上,许多孩子都失望地说:“往前扔还是不行啊!”这时传来一个兴奋的声音:“我投中了!”原来是杨子彦把沙包投进了篮子。看着他兴奋的笑脸,我马上对他赞不绝口:“呀!你真的投中了,真棒!你快来跟大家传授一下经验:你是怎么投进去的。”他咧着嘴笑着说:“我是用力地往前、往上扔的。”我说:“哦,原来不仅是要往前扔,还要往上扔啊!”一旁的孩子们受到了启发,也开始尝试起了他的扔沙包的方法,这次,有好几个孩子都投中了,他们开心极了。

观察分析:

在游戏的开始,老师先和孩子们聊聊沙包怎么投,对于孩子的想法老师没有第一时间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让他们分别进行尝试。《指南》社会领域提出:“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并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由于小班上学期的孩子的能力比较差,经验也不足,所以当他们都对投不进篮子感到气馁时,老师及时发现了有一位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投进了篮子,并请他分享成功的秘诀,让其他人找到了新的兴趣点,并能够一起玩游戏,成功把幼儿的心理从气馁转变为开心、快乐。

教育支持策略:

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的时候,要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积极的引导者,及时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思维并保护好。幼儿才是游戏活动的主体,幼儿的想法比成人更天马行空,让幼儿去探索、发现会有更多新的可能。关注幼儿,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及时给能力比较弱的孩子提供鼓励和帮助,给动作发展较好的幼儿增加更多游戏的玩法和难度。在游戏活动之后,还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创设情境性的游戏,情境地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现阶段幼儿的、较为熟悉的内容。我觉得,本次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还可以多样性,变换更多的方式方法会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让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给家长的建议:

幼儿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投沙包游戏,并把自己学习的新玩法表演给爸爸妈妈看,请爸爸妈妈也表演几种新玩法。在投掷的动作和力度上加以练习。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