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察 记 录
观察时间:2019.9 | 观察对象:王佳文 | |
观察者:顾晨琳 | 地点:操场 | |
观
察
事
件 | 在晨间活动时,王佳文在玩滑滑梯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在前面的张轩莹,文文挺有礼貌:“对不起,对不起莹莹,我不是故意的。”然后准备走开,可是莹莹却不依不饶:“你干什么撞我?你是坏孩子,我又没有说没关系!”文文委屈极了:“我不是说对不起了吗?” | |
反
思
与
措
施 | 分析: 这样的争吵真要来评判,说谁对谁错,可是超级难题。这里文文已经对莹莹很认真的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那里莹莹偏不答应,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文文在发生冲突之后,只是例行公事地道歉,并没有等到莹莹的回应就认为已经解决了冲突。然而莹莹却认为,面对文文的道歉,只有自己作出“没有关系”的回答后,才能算是解决了问题。文文和莹莹在交往根本上脱节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原因就是在平时就教育中我们忽略了“对方回应”的环节,幼儿根本就没有“要等别人同意”的意识。他们不知道在道歉后或借东西后,必须等到对方有回应,才表示真正解决问题。不然,人际交往到“我方提出交涉”这个环节。就嘎然而止了。 措施:一、以实际生活为教育内容,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二、以游戏活动为载体,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三、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自觉规范礼貌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