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架桥

作者:   来源:  录入者:大六班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1日

大班科学活动筷子架桥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小组游戏,寻找架构载物的方法,感受架构的支撑平衡。

2.探索筷子架构交叉、穿插、别压的方法,发现筷子互锁的有趣现象。

3.能积极参与实验,乐意说出自己的操作结果和感想。

活动准备

筷子、桥墩、彩色积木若干,筷子架构的PPT视频,各种木拱廊桥图片,记录表、笔、黑板。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通过谜语,引出图片筷子。

师:小朋友们,在进入今天的活动之前,老师想邀请你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出示PPT录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嘛?(筷子)出示图片。

2.介绍筷子,引出用筷子搭桥

师:筷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饮食工具,你们知道筷子是什么国家的人发明的吗?今天我们不用筷子吃饭,我们用筷子来玩游戏。

二、抛出问题,自主架构

1.提出问题,寻求帮忙。

师:我把这些桥墩放在黄色的位置上,固定好位置后我要把筷子放在桥墩上搭桥面。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我想走到桥面的中间去,能不能站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积木稳稳地站在筷子桥面上?(幼儿猜测)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师:大家都想来解决这个问题,那我们可以利用桌上篮子里的筷子来试一试。请你们两两合作,如果你们成功了记录单上记录下来,贴在我们的一号黑板上。(幼儿操作,记录操作方法和结果)

2.实践操作,分享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的记录表,你们是不是都成功了呀?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

选择个别幼儿介绍操作方法,引导幼儿发现筷子的交叉架构能帮助积木站稳,教师把幼儿记录中的交叉部分用红笔圈起来。

总结:筷子交叉时,能形成稳定的架构。积木就能稳稳地站在上面。

三、移动桥墩,增加难度

1.移动一个桥墩,尝试挑战。

师:因为施工的原因,其中有一个桥墩需要调整到箭头所指的位置。移动一个桥墩后你们还能让积木稳稳地站在桥中间吗?请你们去挑战一下吧。成功了以后请你们记录在记录表上,贴在二号黑板上。

师:第二次的挑战我们完成了,刚才有很多小朋友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是什么呢?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操作、发现。一个桥墩移动了位置后,它和另外一个桥墩之间不能架起筷子了。现在有两组桥墩之间可以架筷子就在这两组桥墩上再架构了几根筷子,积木又能稳稳地站在桥面上。

2.移动三个桥墩,发现新问题。

师:既然你们这么厉害,问题又来了,通过测量,现在又要把三个桥墩都移动到蓝色的位置。这次,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新问题?幼儿讨论)

四、学习新的架构方法

1.挑战架桥。

师:现在的桥墩往外移到蓝圈圈里,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还能让积木稳稳的站在桥中间呢?请你们两两一组试一下。

(幼儿均未成功)

2.教师展示筷子架构的PPT。

师:是不是小朋友都遇到了问题,但是李老师成功了,你们仔细观察,有没有发现一种新的搭建方法?(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3.幼儿尝试架构。

师: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再来试一试吧!(师幼用互锁的方法架构)

师幼共同总结:把筷子相互穿插、别压,第一根筷子压着第二根筷子,第二根筷子压着第三根筷子,第三根筷子又压着第一根筷子,这样形成互锁支撑,就能形成稳定的架构。

五、拓展:架构在生活中的运用

1.观看中国的木拱廊桥图片。

师:这样建构的方法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你们看,这是我们中国独有的木拱廊桥非常有名,不用一根钉子,就靠圆木的穿插、别压就架构了一座桥,而且非常坚固,承受力很强。

2.观看筷子架构小桥的视频。

师:你们看,九根筷子能架起一座稳固的小桥,就是运用了廊桥搭建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九根筷子是怎么搭起来的。

3.师生共同架构小桥。

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师生一起用九根长条积木架构小桥。

师:桥架起来了吗? 用了几根筷子?李老师也想挑战一下,你们一起来见证一下看我能不能成功。

教师用九根筷子建构小桥

幼儿在教师的关注下尝试走一走小桥,体验小桥的稳固性。

小结:你们也想自己用筷子来试一试搭起来吗?那我们一起回教室和教室里其他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尝试着搭起来好吗?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