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合作,让绳类游戏充满乐趣
内容摘要:
合作是指两个以上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自愿结合,通过相互配合和协调,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利益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交活动。幼儿期孩子的合作意识已经萌芽并且正在逐步发展,我们根据本园快乐健康体育课题研究,结合本班的特色活动——绳类游戏,通过让孩子在合作中游戏、在游戏中合作,培养孩子顽强进取的精神,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孩子在欢乐中锻炼身体、在锻炼身体中得到乐趣。1、亲子合作游戏,在温馨中体验快乐。2、师幼合作游戏,在成功中激发自信。3、同伴合作游戏,在互帮互助中进步
关键词:
合作 绳类 乐趣
正文
合作是指两个以上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自愿结合,通过相互配合和协调,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利益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交活动。对于孩子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分享了快乐,获得了满足,这就是“合作”的内涵。体育游戏是孩子生活中重要的内容,是他们主要的社会交往活动之一。在体育游戏中交往合作内容丰富,交往合作方式多样,交往合作频率很高,交往合作的心理环境是自由的、快乐的、平等的、率直的。幼儿期孩子的合作意识已经萌芽并且正在逐步发展, 我们根据本园快乐健康体育课题研究,结合本班的特色活动——绳类游戏,通过让孩子在合作中游戏、在游戏中合作,培养孩子顽强进取的精神,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孩子在欢乐中锻炼身体、在锻炼身体中得到乐趣。
案例一:
亲子合作游戏,在温馨中体验快乐
陆益乔小朋友在本学期多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每个星期天她都与爸爸妈妈一起玩起了绳类游戏,有“抓尾巴”、“小青蛙过田埂”、“走小路”、“开火车”等等。并且陆益乔妈妈还把游戏时的照片通过班级QQ群发给我们。从一张张上传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陆益乔和爸爸妈妈在家里玩游戏非常开心,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她在与爸爸妈妈的共同努力下,出色完成了一个个有趣的亲子游戏活动。在快乐的游戏气氛中,爸爸妈妈与陆益乔充分体验到了亲子游戏活动所带来的温馨与快乐。我们更是抓住这一机会,把有创意的亲子游戏通过班级QQ群发给其他家长,让他们也跟自己的孩子玩玩这些游戏。于是,爸爸妈妈和孩子能玩的游戏就更多了,孩子们越发地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合作玩绳了。
解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和谐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增进感情交流,加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联系,我们在孩子刚进入小班时就发动广大家长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一起开展亲子绳类游戏。
家长的支持离不开我们教师的工作。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家长在观念上有所改变,让家长充分认识到体育游戏对于促进幼儿生长发育以及对他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体育游戏不仅仅是体格上的锻炼,还有助于幼儿协调性、合作性、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坚强品格的形成。观念的改变需要事实来说话,所以应该让家长参与,与之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从而为亲子游戏的有效开展做更好的保障。幼小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对绳类游戏的兴趣明显增强了,他们在游戏中从刚开始的犹豫迟疑到后来的跃跃欲试,继而玩得欲罢不能。后来我们又在班中组织孩子展示自己玩过的绳类游戏,孩子们再也不畏缩不前了,大大方方地介绍起了在家中跟爸爸妈妈一起玩的小游戏,一个个玩得小脸蛋红通通的。开展家庭亲子游戏活动,不仅能增进孩子和父母之间情感的联系,还进一步密切教师与家长间的关系,为幼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保证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更为孩子今后开展合作游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案例二:
师幼合作游戏,在成功中激发自信
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名叫文文,她练习双手拉绳连续翻身5次时,总是由于胆怯的缘故没法完成整个动作。其实她已经可以翻过去一个了,但就是没法连续翻。一开始学拉绳翻身的时候都会存在这种情况,翻过去一个后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办法保持平衡而站直,以致无法连续翻。这个小女孩试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有些泄气,并且将绳放回了篓子。这时候,我走过去,故作夸张地说:“哇,你已经能翻过去一个了啊,真厉害!说明你已经学会怎么翻了,如果坚持练,能连续翻过去两个,那就是真的学会了。来,老师帮你拉绳子,我们一起翻吧!”出于我的鼓励,她重新拿起了绳子,跟着我一起翻了起来。等到游戏时间将结束的时候,她已经可以连续翻2个了。我又一次给与了肯定,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你看,你真的学会拉绳翻身了吧,如果再继续练习,你一定可以翻得更多。今天回去叫妈妈给你买根绳子,在家里也练练。”第二天一早,她一来幼儿园就兴奋地告诉我她能翻过去4个了。我又一次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并请她翻给大家看。这一方法,不仅让她得到了成就感,建立了自信心,同时也给其他孩子一种促动,增强了所有孩子练习拉绳翻身的决心。
解读:
体育游戏活动对教师和孩子来说都该是一种轻松、快乐的体验。因此,为激发孩子游戏的积极性,教师必须营造宽松的游戏气氛。首先,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热情的状态感染孩子。教师参与游戏的健康精神面貌会使孩子产生共鸣,孩子也会积极参与,并能促使他们大胆尝试各项活动。其次,教师必须创造“接纳、肯定”孩子的氛围,用鼓励的目光、微笑的表情、肯定的话语激励那些不愿参与的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从而培养自信。激发孩子参加游戏的积极性除了在精神上给予鼓励、促动,教师还应该参与到游戏中,给孩子予以示范帮助,并以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孩子,促使孩子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我这个活动中以同伴的身份与孩子一起玩,与孩子一起探索绳子的玩法,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影响孩子,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给予潜移默化的示范、指导。其实,孩子除了有想与同伴一起运动一起游戏的欲望以外,他们也很愿意与老师一起运动一起游戏,往往和老师一起游戏的时候他们都很容易兴奋,更能有目的地去运动。而教师在有戏中的方法技巧往往能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在观察中得到了经验。这样,师幼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成为朋友关系,情感交流越充分、自然了,使孩子对教师既尊敬又喜欢,并感到教师的亲切与激励,期待与挚受,形成合力互相配合默契,在轻松自然的良好游戏气氛中,孩子越练越想练,教师越教越得心应手,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案例三:
同伴合作游戏,在互帮互助中进步
在绳类游戏“开火车”中,我把孩子们分成四组,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在游戏中,张智轩、李顺等几个孩子速度快,所以他们很希望自己那队能获得第一名。可是他们这一队队伍中戴思婷、陈寅健却频频出现状况,不是漫不经心就是速度过慢,拖延了不少时间,让张智轩急得满头大汗,一个劲地提醒他们,为他们喊“加油”。结果第一轮比赛中,他们队只获得第三名。于是,在自由练习时,张智轩、李顺就一起认真地教戴思婷和陈寅健开火车的方法和技巧,在他们的带动和提醒下,戴思婷和陈寅健也不再怠慢了,他们对比赛很重视,练习也很认真。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在第三、四轮比赛中,他们队终于拿到了第一名,“耶,我们第一名!”欢呼雀跃的第四队全体举起了拳头,高喊着!游戏结束时,我及时表扬了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方法,既鼓励了做得好的孩子,同时也促进了不善于交往、合作的幼儿的转化,逐步建立了一个同伴间互相学习、团结友爱的集体。
解读:
体育游戏中可以运用合作法,树立同伴榜样,利用集体荣誉感等方法来教育孩子,不仅说服力大,而且效果好。在平时的游戏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班里乐于助人,善于交往,关心、爱护集体的孩子,及时树立榜样让大家向他们学习,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互助意识、荣誉意识都会逐步形成,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合作是游戏成功的阶梯”。让孩子学会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是很重要的。我们应针对孩子以单独游戏为主的特点,让孩子先单独玩,然后再合作玩。在不同的玩法中,让孩子感受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合作玩比单独玩更有趣。我在提供共同游戏的机会时,也会提供给孩子进行小组协商、分工、合作的机会,让孩子知道在游戏中要理解并接纳他人的观点和建议,能够觉察到他人的困难,并给予援助。能够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少数服从多数,做出适当的让步和“牺牲”。想要让孩子达到这种境界,实在不容易。因此,我们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简单做起,努力为孩子很好的合作创造条件。
合作游戏是一种愉快的体育游戏方法,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孩子成功和创新意识,建立师生幼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好游戏环境,引导孩子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使合作游戏在体育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