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宝宝,找到椅子坐下来,我们要开始学本领了。”(有几个孩子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就是不知道要坐好,于是老师把他们拉过来,坐下了。)“孩子,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唱《小手爬》,眼睛有没有找到老师了?准备好了吗?”孩子们不停地回应着我,可是小雪的眼睛不知道停留在什么地方,似乎老师的问话对她根本没有什么吸引力,自顾低着头,玩弄自己的裤子。为了引起她的注意,我再一次要求孩子快点找到老师的眼睛,而她对老师的提醒根本没有什么反应。于是我就直接点名了:“小雪,你的黑葡萄亮不亮?让老师看看。”这时她才抬起头来,将刚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我身上来。可不到两分钟,她又把眼睛瞟向了外面。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时不时用眼神关注她,用语言提醒她,试图能够抓住她的注意力,让她和我们一起学习本领,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但是她始终没有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片段二:
“周周,昨天是不是去八佰伴了?我看到你了。”“妈妈带我去的。”“这件衣服好漂亮呀!是不是昨天在八佰伴买的?”周周的眼睛看着窗外,原来有人从窗口走过。“周周,老师跟你说话的时候,你要看着我,把眼睛转过来。是不是在八佰伴买的呀?”“是的。”“八佰伴有很多玩具的,妈妈你有没有带你去玩?”……这是老师跟周周的一段简单对话,周周的眼神始终飘忽不定,有时要追着再问一遍,周周才回答。
上面两个片段是托班年龄段孩子很普遍的现象,片段中出现的孩子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动作慢,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眼神经常飘忽不定。妈妈们也经常来反映,孩子在家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耐心,虽然喜欢,但也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例如画画,一开始吵着、嚷着要画画,但画了几笔就扔在那不画了,又开始搭积木或是做其他事情了。很多孩子在家经常这样,让妈妈们非常头疼。
注意,我们平时多称为注意力。它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道大门,是感知觉、记忆、学习和思维等不可缺乏的先决条件。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及其入学后学业成绩的高低。一般来说,孩子注意力好,学习效果就好,能力提高也快。3岁之前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我们要根据注意发展的特点提供适合的环境刺激,将会大大激发孩子注意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大脑发育,让孩子学习更有效。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孩子越小注意力越短:1岁半是5--8分钟, 2--3岁时最长的时间是10--15多分钟。孩子注意力的形成虽然与先天的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更为重要。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为他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从孩子出生起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注意品质与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指出:“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而幼儿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的范围很小而且注意不稳定。”作为老师来说,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跟踪观察,不断的反思,也做了一些尝试,努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
一、建立规律的生活,是培养注意力的开始。
孩子年龄越小,他的自控能力也就越弱,所以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成人起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比较有规律的,有着严格的作息制度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每次放假进来会发现,很多孩子吃饭不会吃了,午睡睡不着了,上课学本领也坐不住了。这现象说明很多孩子在家里的生活是没有规律的,想吃的时候才吃,想睡的时候才睡,玩的时间也没个限制,任凭孩子在家没完没了的看电视,大脑始终处于疲劳状况,所以导致很多孩子表现出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没有一定的耐心。我们经过家访和平时接送孩子时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到孩子在家的生活情况,对于一些生活没规律的家庭做了一次重要的沟通,让家长认识到简单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节奏,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每天起床、吃饭、做游戏、睡觉、讲故事的时间都应该安排得较为固定。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尤其需要建立规律的生活。
与此同时更要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电子游戏。别看托班孩子年龄小,可不能小看了,有的奶奶都不会开DVD,孩子们都会,开了DVD自己看完一张碟片换一张,很多孩子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爸爸、妈妈手机也玩的很溜,甚至有的孩子还会玩手机游戏呢。如果孩子习惯了充满声光影的刺激,就很难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看书、思考和学习,尤其是对电视和电子游戏上瘾的孩子,即使家长强迫孩子读书学习,也是“身在书本心在电视”。所以,趁孩子年龄还小,要限制孩子对电视和电子游戏的使用时间,平时尽量让孩子多看书、多接触大自然,为将来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打好结实的基础。。
二、营造安静、简单的环境,是培养注意力的基础。
孩子年龄越小,注意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越差,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分散注意力,所以创造一个安宁、舒适的环境,是集中孩子注意的必要条件。孩子在聚精会神做一件事时,如果大人走来走去,说这讲那,甚至听广播、看电视,就会严重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更不可随意打扰,干涉,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照顾真的是无微不至,一会叫孩子吃水果,一会又要过去问问要不要喝水呀,一会提醒孩子要小便了,此时不断的干扰孩子,不仅会使孩子玩得不开心,而且不利于他养成做事专心致志的习惯,家长也最好坐下来,看点书读点报,或作一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在幼儿园时,老师也不可随便打断或干涉孩子的游戏,当孩子专心在玩一样玩具或是认真游戏时,老师要适时介入游戏进行指导,而不是随便干涉孩子做的对不对或是差遣孩子拿什么东西,经常这样干涉、打断的话,会使孩子不知所措,不知该怎样继续玩游戏,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要为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为孩子创造安静、简单的物质环境,平时可以多放些安静、舒缓的音乐,使孩子可以沉静下来做学习、游戏,做孩子支持者、合作者而不要做影响者、干涉者,为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挖掘孩子的兴趣,是培养注意力的动力。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观察、专心的动力。孩子对某事物的兴趣越浓,越容易形成稳定和集中的注意力。一些从未见过、听过的事物,都能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因此,应把孩子带入大自然观看奇花异草和造型奇特的建筑,培养孩子的兴趣,多挖掘孩子生活中的兴趣点,支持孩子的兴趣,鼓励他们认真对待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孩子喜欢东张西望,目的性不强,抓不住要领,因而得不到收获。因此,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这个客观事实,帮助孩子确定合适的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并教给他观察的方法,引导孩子抓住本质,从浅入深,专心致志。
在孩子学习中遇到困难和干扰,或碰到不感兴趣的内容,仅靠注意力是不够的,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从于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如涂色、看书、搭积木等等,时间不宜过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设定这个时间,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的自制力,逐步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四、实施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培养注意力的关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内容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具有游戏性。”同时,教育方法也要灵活新颖,富有游戏化,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活动,幼儿的注意则会比较稳定。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有新异刺激出现时,成人可以约束自己不去关注它,但孩子却很难做到。因此,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成人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景,通过各种游戏来逐渐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1、听觉注意力的培养。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孩子在各种游戏中都能得到听觉注意力的的提高。
(1)在体育游戏中提高孩子的听觉注意力。
《红灯停、绿灯行》,要求孩子在开汽车的时候,要注意听好信号灯的变换,听到红灯,车要停下来,听到绿灯,可以继续前进。要是谁不遵守交通规则,“交通警察可是要扣车、并罚款的,所以孩子们在游戏时,听的可清楚了,深怕自己违反交通规则被扣车。《高人走、矮人走》,要求孩子听清老师的口令,及时变换高人走和矮人的姿势,孩子们感觉自己像是身处童话世界里那么有趣。《摸摸XX快回来》,要求孩子听好老师的口令,摸摸 大树,摸摸小白兔……(攀援墙上有各种动植物)快回来,回来拍一下老师的手。老师及时表扬、鼓励摸对并跑回来的孩子,夸他们听得清、摸得准而且回来得快,孩子们很有成就感的,被表扬过后,听得更认真了,都想第一个摸到,第一个跑回来拍老师的手。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都很投入,表现欲都很强,因此,听觉注意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到了提高。
(2)在语言游戏中提高孩子的听觉注意力。
《指鼻子》,要求听老师口令指相应五官。这个游戏是深受孩子喜爱的一个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但要快而准地指出眼睛、鼻子、嘴巴,孩子们都不甘示弱,个个听得仔仔细细,深怕指错,大家要笑。《悄悄话》,要求一个一个在耳边传话。托班孩子年龄较小,只能传简单的单词,比如水果、小动物之类的,因为是讲悄悄话,就必须轻轻地说,孩子们就喜欢这游戏的神秘感,每个孩子都听得很仔细,深怕自己说错。《金锁、银锁》这个是大家广为熟悉的民间游戏,对听得要求很高,反应慢了就会被锁住,所以既刺激,又好玩,孩子们百玩不厌。孩子们在游戏中享受着乐趣,也进一步提高了听觉注意力,反应也变快了。
2、提高视觉注意力。
(1)在涂色练习中提高孩子的视觉注意力。
涂色是托班孩子比较喜欢的活动,孩子选择喜欢的颜色,把各种小动物、好吃的水果涂满。可是经常有孩子涂了一半就不高兴了,我们经常用语言激励他们:“小狗的衣服还没穿好,它要冷的,我们不能给它穿破衣服,赶快把这个破洞补好。”“苹果红了才会成熟,你的苹果这里还没有熟,赶快把这个小白点消灭点,这个苹果就会熟了,肯定会很甜的哦!”……在老师各种语言的激励下、提示下,孩子在涂色的时候能注意尽量把各个小白点都消灭掉,涂满、涂均匀整个画面。在提高涂色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视觉注意力。
(2)在阅读中提高孩子的视觉注意力。
阅读能使孩子静心,并能在书中获取各种不同的知识。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看着画面讲述:画面上有谁?它长着什么样子?它在哪里?在做什么事情?孩子在自主阅读时,会观察到画面上比较显眼、突出的物体,作为我们成人,要多注意引导孩子观察画面中的细节问题,例如:小兔子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呀?是什么颜色的?大树背后藏着谁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呀?并且要及时鼓励孩子:“你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小秘密,再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秘密。”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的观察的兴趣更浓厚了,从而提高了孩子的视觉注意力。如果是亲子阅读的话,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边讲故事边引导观察画面,观察细节,鼓励孩子展开想象,并有一定的情感交流,相信一对一的亲子阅读,对于提高孩子的视觉注意力效果更佳。倡议家长每天都能定时跟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相信您的孩子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每个孩子的头脑里都有着专注的成分,只不过由于引导上的差异才导致了后天在这方面的差距。孩子好奇心强,可能对许多事物都有兴趣,但往往很难专注于某事,浅尝辄止,结果一事无成。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十分重要,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致力于激发孩子的专注力,当我们打开了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便会撒满孩子们心田,聚其精,会其神,这是孩子们进步、成长、成功的关键之所在,为此,我们将孜孜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