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信息化促进师德师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   来源:  录入者:大六班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9日

  1. 借力信息化促进师德师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摘要: 教育家洛克说过: 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 那才是唯一可靠 的和保险的办法。那么,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身教重于言传的师德师风建设自然是一项重大 工程。 而现实状况是:我们幼教人的师德教育理念陈旧,形式单一, 品质缺乏, 监管不到位。 笔者试图通过教育信息化的理念与技术支撑,从信息化计划制定层面、技术层面、方法层面、 健全制度和有效管理层面别开生面, 促进幼儿园师德师风的建设。 

  3.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幼儿园 师德师风 

  4. 陶行知先生对教育者有这样一条期盼: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作 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 美德, 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和学 生道德发展的水平。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 因应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发展, 积极推进 “ 互联网 + 教育 ” , 这是《教 育信息化 2. 0 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通过教育信息化的与时俱进,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 势, 有效规避危害, 进而改善师德师风的现状已迫在眉睫。 

  5. 一、 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

  6.  1. 师德教育理念陈旧 

  7. ( 1 ) 从教育看, 部分教师的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架里, 只注重孩子智力的发展, 忽 略了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及没有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缺少和幼儿之间心灵上 的沟通。

    ( 2 ) 从教育传播的角度看, 师德教育的传播速度慢, 实效性差。 由于媒介方式和信息技术 的使用局限, 因此师德教育的内容则更新比较的缓慢, 也缺失了实效性。 

  8. ( 3 ) 从教育技术和教师感受看,我们的师德教育多以纸稿、书本、 word 和 ppt 的形式推送, 大大浪费了教育成本,更新速度也是非常缓慢,而且教师在学习的时候, 明显的感觉枯燥无 味, 缺乏情境式的互动。

  9.  2. 师德教育的形式单一 在当今的幼儿园的师德教育还多数是以个别、分组和集体的方式进行讲座式的学习,通 过一些典型的案例和幼儿园自身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中来总结出的师德教育。因此,这样的师 德教育在学习的方式上也是比较的单一,我们多数都是被动的学习,被动的接受师德教育的 学习, 其学习形式上比较单一和枯燥。

  10.  3. 师德品质的缺乏 当今社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新闻上某某某幼儿园的教师体罚孩子,某某某幼儿园的教 师收取家长的礼物等, 这些都是有缺师德的行为。

    4. 师德的监督和管差 通过对师德的教育理念、师德教育形式和师德的品质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师德品质缺乏 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师德的教育缺乏严格的监督和有效的管理。 

  11. 二、 反思和思考 

  12. 在教育信息化 2. 0 的推动下, 我们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资源正在发生着质的变 化, 通过调查发现, 教育信息化手段在师德教育的很多层面上都是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的,合 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的促进师德教育的开展。在师德师风建设的道路上只有认清 这一点, 教育信息化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 

  13. 三、 教育信息化建设师德师风的途径 教育信息化建设师德师风的途径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信息化计划制定层 面、 信息化技术层面、 信息化方法层面、 健全制度和有效管理层面。

  14.  1. 信息化制定计划层面 在教育信息化 2. 0 计划中, 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积极的推动信息化教育。 

  15. ( 1 ) 坚持育人为本, 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 实现公平而有质 量的教育, 促进师德的全面发展。 

  16. ( 2 ) 坚持融合创新, , 推进信息技术与师德教育的深度融合, 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 入创新发展阶段, 不仅实现常态化应用, 更要达成全方位的创新。 

  17. ( 3 ) 坚持系统推进, 通过教育信息化来实现教育与管理技能和素养、 小资源与大资源等协 调发展。

  18.  2. 信息化技术方面 从信息化技术方面我们通过以下的形式进行师德教育。 

  19. ( 1 ) 以视频为主的信息技术 在当今的幼儿园, 以视频为主的线上学习形式已经是一种常态, 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机、 电脑、 一体机、 平板电脑等多种方式获取学习资源, 利用空余时间完成学习。 

  20. ( 2 ) 以网络为主的信息推送技术 网络推送技术则更加方便的获取到最新的教育资源,网络平台通过上传文本、图片、视 频等学习资源,上传完成后通过网络推送的技术推送至各种学习者寻找的网站,以二维码支 付的形式获得学习资源。

  21.  3. 信息化学习方法层面 

  22. ( 1 ) 混合型学习方式 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了混合型的学习方式,混合型的学习方式通过进行线上的学习与 线下的学习, 同时可以将一些简单的、 易听懂的学习资源进行线上学习, 将一些难一点的, 带有交流性的学习资源进行线下的学习,学习者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更轻松的进行师德 学习。

    ( 2 ) 自主学习方式 当今幼儿园,孩子们已经是自主学习为主了, 因此对老师的要求同样如此,通过信息技 术的学习形式, 我们可以更加自由自主, 随时随地的进行师德学习。

  23.  4. 信息化健全制度, 有效管理层面 

  24. ( 1 ) 建立长效的监控机制 通过师德教育网络大数据的对比、搜集、记录。可以发现师德教育的长效监控机制是要 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进行记录, 并由数据来来持续跟踪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 

  25. ( 2 ) 有效管理, 纳入考核 通过互联网自由自主进行师德学习的同时,幼儿园制定师德网络学习的考核,对学习者 师德网络学习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考核。

  26.  四、 结束语 

  27. 随着教育信息化 2. 0 计划的实施, 我们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和学习评价和 反思发生了质的变化。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师德学习的方式也收广大教师的青睐。信息化技术 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师德教育和信息化结合的方式将更具发展和创新。为此,物 品将谨记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棵草去”的谆谆教导, 砥砺前行!

  28.  参考文献: 

  29. ( 1 ) 刘帮奇 . 为学习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理念、 模式及实现途径 [J] . 中国电化教 育, 2017(8) : 39-45. 

  30. ( 2 ) 国晓华 . 对新媒体背景下师德建设实效性的思考 [J] 教学与管理, 2015(10) : 57-59. 

  31.  3 ) 高潮邦, 梁华, 周强, 等。 互联网+教育 — 教学软件课堂应用与评价 [M] .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2017. 

  32. ( 4 ) 习近平 .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DB/OL]. (2018-05-02) [2018-07-23].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