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小蝌蚪找妈妈活动反思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中五班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1日


语言: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看图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知小蝌蚪找妈妈的一系列经过。

2.借助图片的暗示以及语言的提示,尝试讲述故事中小蝌蚪与妈妈的对话。

3.能较专心地倾听故事,对故事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对青蛙的成长过程及特征,有一定的经验。

2PPT课件,实物展示仪一台。

活动过程

1.幼儿扮演小蝌蚪,随着音乐师生一起表演唱《小蝌蚪》。

2.幼儿欣赏《小蝌蚪找妈妈》,了解故事内容。

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一起看图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小蝌蚪出生、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变青蛙概括故事的三段结构。

故事的中间部分,小蝌蚪在干什么?故事的开始说了件什么事?小蝌蚪……故事的结尾,小蝌蚪……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并根据角色特征做相应的动作。

小蝌蚪是不是一下子就找到了妈妈?它每次碰到动物妈妈时,小蝌蚪都会喊……动物妈妈告诉他们以后,小蝌蚪是怎么感谢的?

角色扮演。教师扮小蝌蚪,幼儿扮演动物妈妈,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并根据角色特征做相应的动作表演。

5.师生共同讲述并表演故事。

故事的开始部分、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的中间部分,幼儿分别扮演小蝌蚪、鸭妈妈、鱼妈妈、龟妈妈、青蛙妈妈,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基本上理解了故事内容,并很积极地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对故事的兴趣也很高,在回答问题时老师不光让举手的幼儿回答,还向没有举手,表达能力不太好的幼儿提出了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只要说对一半也进行了鼓励。利用动画的形式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对孩子学习其中的对话有很大的帮助。最后的表演环节孩子们都踊跃参加,在表演过程中很是投入,连平时不太参与的几位孩子也都乐于表演了。

但在活动过程中我还是觉得孩子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孩子们还是只是根据了我提供的动物来表演的,我觉得今后将在活动中引起注意,让孩子能多多开动脑筋,表现出不一样的表演,使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还有一开始的导入部分,我应该拿真正的小蝌蚪让孩子们观察,然后让孩子们看青蛙比较两者的不同,这样给孩子们更加直观地展示,便于孩子们观察和了解。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