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幼儿卫生:培养健康习惯,守护童真笑颜

作者:   来源:  录入者:大一班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7日

聚焦幼儿卫生:培养健康习惯,守护童真笑颜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卫生习惯的养成是保障其健康的重要基石。幼儿园作为孩子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需将幼儿个人卫生工作放在首位,从多维度助力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以下将围绕幼儿卫生习惯培养的关键方面展开分享。

 

一、日常卫生习惯的培养

 

(一)洗手环节的细致引导

洗手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步骤。幼儿好动,双手易沾染细菌,规范洗手能有效减少病菌入口。教师可将洗手步骤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如“掌心对掌心,相互搓一搓;手心对手背,交叉搓指缝;手指关节弯,相互转一转;拇指在掌心,转动揉搓它;指尖在掌心,轻轻摩擦搓;手腕洗一洗,细菌全赶走”,并配合生动的动作示范,让洗手变得有趣。同时,在洗手池旁张贴卡通洗手步骤图,提醒幼儿正确操作。此外,明确洗手的关键时机,如入园后、吃饭前、如厕后、游戏后等,教师及时引导和监督,帮助幼儿形成条件反射,逐步养成主动洗手的习惯。

 

(二)口腔卫生的持续关注

良好的口腔卫生对幼儿牙齿健康至关重要。幼儿园每天安排两次集中刷牙时间,一次在早餐后,一次在午睡起床后。教师提前准备好适合幼儿使用的儿童牙刷和牙膏,现场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将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每个牙面刷10 - 15次。同时,开展“牙齿保卫战”主题活动,通过播放动画视频、讲解牙齿结构和龋齿形成原因的小故事,让幼儿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定期邀请牙医到园为幼儿检查牙齿,进行口腔健康知识讲座,增强幼儿爱护牙齿的意识。

 

(三)衣物整洁与个人形象维护

引导幼儿学会整理自己的衣物,保持外观整洁。在午睡起床后,教师指导幼儿自己穿衣服、扣纽扣、叠被子。通过比赛的形式,如“穿衣小能手”竞赛,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导幼儿注意个人形象,如不随意将手、脸等部位在地上或脏物上乱摸,发现衣物、脸部有污渍时及时清理。教师以身作则,保持自身着装整洁、仪表大方,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