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大探索
洛社中心幼儿园 王华
年龄段:中班
观察时间:3月
观察地点:教室
事件特征:
社会——人际交往——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
语言——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
科学——科学探究——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
科学——科学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
观察记录:
场景一:
在晨间活动的时候,王正霖在搭建幼儿园的线路图,完成后李铭阳指着“路线”对旁边的小朋友说:“这条路从家到超市,到商店,到幼儿园……像走迷宫一样。”老师和小朋友就纷纷加入进来,“什么是迷宫呢?”王正霖说:“迷宫是两条线,你这个只有一条线连起来,不是迷宫。”“这个迷宫从哪里开始走呢?我怎么没有看到起点和终点?”……于是,有关“迷宫”的话题在小朋友中自发地讨论起来。王正霖拿起笔就在白纸上画起了线路图。
场景二:
渐渐地孩子们对设计迷宫有了一定的经验,路线丰富而清晰,岔路也较之前的多。今天孩子们继续自己设计线路图,还找教室现有的材料(薯片罐、养乐多……)摆出迷宫图,每人一本迷宫书自己再找出路(很多很多条线路)钱星辰小朋友说:“这些分叉线路太短了,走一会就走完了,太简单了。”杜冉小朋友补充到:“拐弯口设计得也很少。”我加入他们的讨论:“你们觉得要设计成什么样的迷宫才有挑战性呢?”有的小朋友说:“我觉得拐来拐去的,岔路多一些才好玩。”“迷宫本来就是不容易走出去的,太简单没有意思了。”“可以在迷宫里面增添障碍物。”
场景三:
幼儿画的迷宫线路逐渐复杂,越来越有挑战,在迷宫分享会上:钱星成说:“我的迷宫走到这里没有路了,可以就从下面钻过去,像立交桥一样。”王正霖说:“我的迷宫叫森林寻宝,里面有陷阱、老虎,毒蛇,要小心哦。”杜苒说:“我和钱星成一起画的星星迷宫,我们用了更大的纸张,我从起点开始画,钱星成从终点开始画,我们画很久总算画好了。”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纸盒、纸板、吸管、牙签、彩泥等生活中的材料制作了立体小迷宫,还可以把小珠子放在迷宫里走,大家将迷宫带来后,积极与同伴介绍迷宫的制作过程和玩法。随着幼儿经验的提升,幼儿关于迷宫有了很多不同的想法,于是一场关于迷宫的辩论会展开了……
观察分析:
在设计路线图时,我给王正霖充分的想象空间。王正霖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将路线和迷宫大胆联系起来,融入作品中,但也没有突出的起点和终点标志,同时小朋友已经有了初步的拼摆意识,而忽略了路线的设计,线路比较单一,不能提现迷宫的错综复杂。
基于对迷宫要素的梳理,小朋友逐渐掌握了设计迷宫的关键经验,迷宫路线逐渐丰富,岔路、死路变多,但是也出现:岔路路线短,缺乏挑战等问题。部分小朋友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也常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方法,但是小朋友之间走迷宫的经验,能力层次不齐,有的小朋友能迅速判断并选择畅通的路径走出迷宫,有的小朋友很容易迷失方向,多次碰壁后才能走出迷宫。
钱星成、王正霖、杜苒对新材料的兴趣较浓厚,并且能够持续较长时间。幼儿具有认真专注、敢于尝试、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幼儿画迷宫和摆迷宫兴趣和能力不断提升,能设计出复杂的迷宫线路和有趣的情节。
杜苒和钱星成能够大胆在同伴中分享自己玩迷宫的经验,并借鉴与迁移同伴的成功经验,有效解决问题。幼儿产生了用更大的材料来建构大迷宫的愿望。积极动脑探究,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有了新的飞跃,对建筑成果的审美能力也逐步提高了。
小朋友设计的迷宫情节、线路更加丰富,趣味性增强、难度提升。在合作大型迷宫的过程中,幼儿既探究了迷宫的设置过程,又学习如何处理个人与团队成员的关系,在合作交往中感受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育支持策略:
,教师在幼儿遇到问题时及时介入,但不急于告知解决办法,而是通过提问启发幼儿思考:“什么是迷宫呢?”在得到幼儿回应后,教师又适时地退出,留给幼儿自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
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在观察不同路径的时候,记住路上一些特别的标记……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在认可幼儿后,教师又适时地退出,留给幼儿自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他游戏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和同伴进行分享,从而制定出更多的游戏规则。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分享,引导幼儿回顾游戏问题,分享自己游戏中的发现和问题解决办法,肯定幼儿在游戏中的所思、所为,促进幼儿积极合作、灵活变通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
在“挑战迷宫”系列活动中,教师及时捕捉幼儿对迷宫的好奇心和兴趣,分析迷宫活动蕴含的教育价值,积极创设环境、投放材料,引发幼儿的思考、探索与创造。在活动中,教师有效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了解游戏需求,基于他们的能力和经验水平,通过情感支持、环境材料投放、知识经验丰富等策略,有效支持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幼儿设计、建构迷宫的水平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伴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幼儿设计的迷宫从不成功到成功,从简单到复杂且,难度和挑战不断地提升,幼儿在迷宫游戏活动中不仅收获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还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同伴交流、合作交往能力,提升了幼儿的自信心。
给家长的建议:
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可以多提供一些让幼儿动手探究的材料,试着让幼儿独立完成探究活动,如遇到困难,也不直接给出提示,而是让幼儿自己揣摩其中的奥妙,从而得出成果。最后给予肯定的评价和鼓励。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孩子能在自由的环境中探索,创新。在失败中不放弃,培养了孩子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