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段:中班
观察时间:4月
观察地点:大操场
事件特征:
社会——人际交往——愿意与人交往——喜欢和小朋友玩,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健康——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健康——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观察记录:
今天我们要搬跳跳游戏场的器材了,我邀请了陈彦辰、强奕澄、陈玥彤、姚祎依几个小朋友一起,首先我们来到大操场,在这里我们需要搬运半圆平衡球和跳跳器,我们首先来到了半圆平衡球这里。我拉开器材链子,陈彦辰说道:“这么大,肯定很重吧,这要怎么搬。”说罢便从器材柜上搬了一个,边搬还边说着:“这个太重了。”于是,手臂慢慢开始往下掉了,直至将器材放到地面才舒了一口气,陈玥彤见状说:“我也来试试。”于是,也接过我手里的平衡球,可是没一会儿也放到了地上,说道:“确实太重了。”强奕澄看看平衡器,发现它的边上有两个拉手,于是抓起拉手来,对着大家说道:“我们可以拉这个呀。”他拉着带子一步两步的往后走,平衡球在他的拉力下也一下两下的往前移动,其他小朋友见状,也纷纷抓起了两边的拉力带,朝着篮球场移动,陈彦辰身体向后倾斜,猛地往后一拉,平衡球移动的更多了,他兴奋的笑着:“真的可以诶。”于是所有小朋友都用拖拉的方式往篮球场出发啦。
观察分析:
孩子们的表现其实让我非常惊喜。整个过程老师除了带领孩子们来到场地,打开器材拉链和帮助孩子拿取够不着的器材外,整个活动都是孩子自己在推进,他们通过实践自主动脑解决问题,通过互相模仿获得经验,成功解决了问题,表现出了独立、自主和积极主动,不怕困难的学习态度。
教育支持策略:
1.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们的表现也说明他们一直在积极动脑,强奕澄找到了更好的解决方法后孩子们都互相学习,并通过实践证实了这个方法的可行。教师也要利用集体谈话让孩子们分享自己问题的解决过程,肯定他们的解决方法,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信。
2.在和孩子们分享经历的同时,也可以和孩子们讨论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拓展思维。
给家长的建议:
向孩子家长反馈孩子们的在校表现,及时鼓励和表扬,在日常生活中也加强动作技能和增强语言表达的欲望,帮助孩子提高身体素质,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