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移植记
年龄段:中班
观察时间:10月
观察地点:开心农场
事件特征:
科学——科学探究——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社会——人际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语言——倾听与表达——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
观察记录:
前不久我们撒下去的韭菜种子,长出的韭菜密密麻麻,很是茂盛,但高高矮矮,养分不均衡。在一次餐后活动中,小朋友们在散步,看见了种植地里长满的韭菜,纷纷议论道:好多韭菜呀!千是我趁机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他们听后就开始分散在韭菜地的两边仔细观察,寻找着。突然,人群中传来梓欣的声音:“老师,这边的韭菜长得很高,那边的韭菜长得很矮。”她用手指指这边,指指那边,话音刚落下,就听到梓诺说:“老师,你看这边,韭菜好少,那边好多啊,都挤在一起了。”一旁的小米说:“对啊对啊,它们都挤在一起了,而且它们长得好小呀!”回到班里,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发现,原来韭菜生长需要很多的营养,如果都挤在一起了,每棵韭菜吸收到的养分就会变少,就长不高了。为了让韭菜长得更好,我们决定将部分韭菜移植到班级新开辟的种植地去。说干就干,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来到了韭菜地,撸起了袖子,开启了“移植”韭菜。有的孩子直接上手开始拔了起来,没等多用力,韭菜就被拔断了;有的孩子拿着小钟子,小心地在韭菜根周围拔泥士;有的直接拿着钟子开始掘了起来,但韭菜的根被掘断了。我观察到一旁的小浠一只手扶着韭菜,另一只手拿着工具,用力往下杯土,慢慢地,韭菜拔了出来,但还有一些根须在泥士里没有被拔出来,但她似乎没有发现,便激动地喊道:“我拔出来了!”
观察分析: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养分,孩子们为了让韭菜能够长得更好,想出了帮助韭菜搬家的办法。上学期,我们通过种植土豆,有了种植的相关经验积累,所以大部分孩子是会种”。但孩子们缺少了移植的经验,对植物根部的结构比较陌生,没有经过查阅资料或是了解相关的方法,直接进行了移植,是很难成功的,甚至有的孩子是直接上手拔的,很容易把韭菜拔断或让韭菜受伤,降低移植成功概率。
4号小朋友能够一只手扶着韭菜,另一只手拿着工具,用力往下抔士,慢慢地,韭菜拔了出来,连根拔起,没有伤害根,说明她在移植的时候十分小心谨慎,知道根的重要性。
教育支持策略:
1.为了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孩子对移植更了解,可以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查阅相关资料并再次尝试。
2.教师可拍下该幼儿的移植过程,在活动后,播放在电脑上,请该幼儿个 县绍己的方法与步骤。通过观看视频的方法,让幼儿了解韭菜根部的生长情況。
给家长的建议:
在家里家长也可以带领孩子查阅更多的资料,了解如何正确地移植植物才能不伤害到它们,动手尝试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