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0日

娃娃家里又新添置了一些自制的馄饨”、“面条”、“关东煮”,我请孩子们给娃娃喂这些小吃。

陈昕妍一手抱着娃娃,一手拿着一根“关东煮”去小凳子上喂娃娃了,只看到她用拿着关东煮,咬下上面的一个“小球”,往自己嘴里一放,还嚼了两下,然后吐在勺子里,喂给了抱在手里的娃娃嘴边。我看到这里,过去问她:“为什么要把关东煮放在自己嘴里再喂给娃娃吃啊?”她告诉我说:“娃娃还没张牙齿,咬不动,我要嚼碎了喂她啊!”“你怎么知道要嚼碎了喂她呢?”我问。“我看到奶奶就这样的。”她自信地说。

分析:

3-4岁的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十分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通过询问得知陈昕妍为何要将“汤圆”放进嘴里嚼碎了才喂给娃娃吃。孩子在进行生活经验的再现时,没有考虑到玩具的真假和替代,只是一味地模仿生活动作,这也和孩子对材料的仿真性有关,我们教师要考虑孩子的认知特点,要强化孩子的知识经验,因为经验是来自幼儿园生活、家庭环境中,同样也受着年龄、社会的制约,所以带着很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强化、丰富孩子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从而更好地改善孩子的游戏水平。

指导与调整:

我告诉陈昕妍“这个汤圆是用纸做的,是假的,不能放在嘴里。”这个阶段幼儿年龄小,虽然容易将假想和实际相混淆,把一些娃娃家的造型逼真的玩具当作真的放入口中。在游戏评价中,老师可以提醒幼儿:不能把玩具放入口中,即不安全又不卫生。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