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初步了解由于物体数量的不同,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
3.在为儿歌的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活动准备
PPT、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5个、黄豆若干、大小标记贴纸。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1.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师:小朋友你们听,是谁的声音呀?这是小宝宝在睡梦中的笑声,天亮了,小宝宝要起床了,妈妈请一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仔细听,是谁?(这里延伸还有什么小动物也会叫呢?)宝宝起床了,听,小宝宝在干嘛?好了,爸爸要开车送宝宝上幼儿园了,这个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声音?
二、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师: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
1.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师: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幼儿自主进行操作)
2.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师:老师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新朋友大鼓和小鼓,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声音吧。(教师示范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师:我们发现大鼓的声音是很大的,我们需要用力的摇,而小鼓的声音是小小的,我们只要轻轻的摇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起念着儿歌再来一遍吧(一边念儿歌一边用瓶子伴奏)
3.感受声音的大小与黄豆数量的关系
师:小朋友们看,如果我只放两颗黄豆,会发出大鼓还是小鼓的声音?如果我装一些呢?我把瓶子装满,又是什么声音呢?
教师总结:只放两颗黄豆,那它们的力气太小了,所以只能发出小鼓的声音。而如果塞满了黄豆,那黄豆宝宝都挤在一起动不了了,所以也只能发出小鼓的声音。
4.分组为儿歌《大鼓和小鼓》伴奏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鼓的声音还是小鼓的声音?现在就请你们去把你们的罐子装成你们喜欢的声音吧!(装好豆子以后可以请小朋友互相听一听谁是大鼓谁是小鼓)
师:那我们就请小朋友们一起来为《大鼓和小鼓》伴奏吧。
活动延伸
把《大鼓和小鼓》这个好听的声音回教室去教给其他小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