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在语言方面的创造力
我们班的孩子们都爱听故事,因为故事曲折的情节、生动的描述,能引人入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有其神奇的情节,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孩子们获得很大的快乐。所以我在语言活动中,鼓励幼儿多问,并对幼儿爱提问题的习惯在集体中进行表扬、强化,对幼儿提的问题很重视,并帮助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寻求答案,在故事提问中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一、把握提问技巧,鼓励幼儿好奇好问
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多角度、深入的提问。如:语言活动欣赏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当我一边演示教具一边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故事时,顾瑾瑜却动个不停。一会弄衣服,一会弄鞋子,我用眼神提醒了他好几次,还是没用。顾瑾瑜平时是很喜欢听故事的,今天怎么了?再提问时,我请他回答问题,顾瑾瑜回答得很好,我于是又问了一句:你以前听过这个故事吗?"顾瑾瑜赶紧回答:“我们家的磁带里有这个故事,我都听过好几遍了。”哦,原来是这样,难怪顾瑾瑜动得不停,他总在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呢!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我增加了一些较难的提问,让他回答,并在学习对话部分时,让顾瑾瑜扮演大灰狼。立即解决他了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又避免了盲目的批评给孩子造成的自信心的伤害。
我们老师在活动中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地调整计划,使计划要有针对性,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使幼儿在宽松的气氛下愉快地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幼儿的创造是自发的,幼稚的、也没有什么社会价值,但要对他们进行鼓励,不要压制。要以这种创造性的火花为基础,引导和培养儿童特殊的创造性才能。
二、加强随机教育,促进幼儿观察力、创造力的发展。
我们教师如能在一日活动中注意抓住偶尔发现的机会,随机引导,就能大大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如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游玩时地上突然发现的一条蚯蚓;由于几天忘记浇水,自然角里不同种类的植物有的已枯死,有的却还生长得很好,走在路上,突然飘落下来的一片树叶等等,这些没有预料到的事物或现象,都是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的好时机。
有一天,我正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玩。突然,班上一位名叫沈怡妮的小女孩跑来伏在我的耳边,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悄声说道:“黄老师,我发现你今天身上穿的都是黑的。”望着她那神气的神清,我忍俊不禁,但转而一想,这不正是孩子在用自 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吗?于是,回到教室,我进行了晨间谈话,我对其他小朋友说:“今天,我们妮妮的眼睛真灵,她发现老师的身上穿的衣裙都是黑颜色的,请你们也来找找看,老师身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黑颜色的。”“哗——”一下子似油锅炸开,孩子们纷纷报告自己的发现:“衣服黑的”、“裙子黑的”、“袜子黑的”、“头发黑的”、“眼珠黑的”、“眉毛黑的”……教师如若在一日活动中经常注意随机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就会大大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养成喜欢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观察力、创造力的发展。
五、选择教学内容,提高创造性思维力的发展
语言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着幼儿的学习兴趣,有趣的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讲述欲望。如:让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发挥自由想象,讲述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幼儿熟悉的,又不是单一、呆板的,才能让幼儿去比较、选择各种可能、讲出与之不同的情节。例如:看图讲述《兔子楼》,我设计了许多个情节,让幼儿展开丰富想象,启发幼儿思维的求异性、独特性,讲出不同情节。五楼、六楼的小兔子又会种些什么呢?还有哪些植物也会爬呢?让幼儿想象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讲出不同的内容。幼儿的构思各自不同,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培养。
教育是终身的,身为人之初师,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最后我以一句“荀子”的格言勉励自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