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中提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新《纲要》把情感、体验、自主表现放在了美术活动的中心地位上,明确指出要引导孩子感受并喜爱生活中的美,喜欢参加并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孩子的教育,如何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才是教育的目的。针对这些现象,如何让每一个小班的幼儿都爱上画画,我做了一些探讨:
一、注重绘画内容选择的适宜性
在以往的教学法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多从老师的角度上来选择,没有考虑小班幼儿的绘画特点。多数教师会尽量避开撇开自己的缺陷,使绘画内容受到限制。
1、根据小班幼儿的处于涂鸦期绘画特点,结合小班幼儿绘画经验较缺乏特点进行选择内容:从易到难,从点、线、圆练习到图形再过渡到实物练习。对刚入小班幼儿,第一阶段,重点以随意涂画“乱涂乱画”为主,我不要求他画出来什么,只要他拿起作画工具在纸上涂鸦就可以了,让孩子根据自已的感受,自由发挥,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重在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我选择了这些绘画内容:如:“笔宝宝跳舞”、“ 五彩面条” “小鱼的家”“小树林”等,为幼儿提供各种颜色的油画棒、彩笔,让幼儿按自己意愿选择喜欢的彩笔进行大胆愉快地涂鸦。除了上述随意涂画形式外,还可以提供水粉颜料按排手、脚印画、手指点画等玩色活动或涂色活动;第二阶段以短直线为主,并结合涂色。如:“给小兔造个家”“可爱的小剌猬”“美丽的太阳姐姐”“爸爸的短发”“我给狮子穿新衣” “可爱的小雨点”等;第三阶段(螺旋线为主并结合涂色)如:“蜗牛一家”“美丽的小花”“美丽的烟花”等;第四阶段(圆形为主并结合涂色)如“气球宝宝变变变”“五彩的泡泡娃娃”“珠珠糖”“糖葫芦”等。
2、还要注意选择生活化的、幼儿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绘画内容。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幼儿的思维大部分是在知觉水平上进行的,因此,只有那些幼儿直接接触的人、物、事,才能被他们理解、表现,从中挖掘出幼儿绘画艺术潜能。选择幼儿生活中最熟悉、最喜欢的内容,才能使幼儿快乐地动起来,投入到幼儿绘画活动中。
二、注重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1、绘画工具由单一变为多样性。
小班幼儿受年龄之限制,幼儿对新鲜的事物本身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单调重复同一工具兴趣不能持久,同一类型的画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而多样化的工具、材料往能产生一种新的刺激,刺激幼儿的操作欲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促使其进行美术活动。幼儿运用工具的过程,不仅是技能的训练,也是绘画兴趣培养的有效手段。我在教幼儿绘画过程中,主张运用多种绘画工具作画,使之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把它们的优点显现出来。
2、教学形式组织由单一变为多样性
对于小班的孩子,如果长时间只用油画棒作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兴趣。教学方式的新颖性、多样性,对幼儿主体性的积极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除了油画棒画外,还可采用棉签画、吹画、手指点画、纸团印画、油水分离画等多种不同形式。不同的绘画形式,不仅因其形式的新颖,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又让幼儿学习了多种不同的绘画技巧,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除了上述的多种形式外,也可多种形式相互结合。让幼儿在一张画面中尝试用几种作画形式,如果幼儿不能掌握,教师也可帮助完成。如在“美丽的烟花”的绘画活动中,幼儿在画面中用油画棒画满了多彩多姿的烟花后,教师可帮助用水粉色涂上背景色,产生油水分离的效果,使画面更加完美,幼儿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此外,还可利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因为这种方式让幼儿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为幼儿所喜爱。另外,绘画场地可在室内进行,也可在室外进行。如在《柳树姑娘》活动,我充分利用本园的有利条件(沙池边种了一棵柳树),由此,我为幼儿提供大小不一的树枝、小竹棒、小木棒等当成画笔的材料,带幼儿观察柳树后,柳树似人化成柳树姑娘,引导大胆地到沙池进行作画,幼儿特别兴奋,收到了意外的效果。
三、注重评价的恰当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容易出现注重绘画结果,轻视绘画过程。多数老师会从形象上来看待幼儿的作品,较少从儿童的角度上来理解幼儿的内心表达,把画得“像不像”作为终极目标和评论标准。当幼儿画得不形象,老师会有意识想硬让幼儿画得形象些,有时会把自认为幼儿画得不好的画拿掉让幼儿换上一张重画,或给予幼儿一个不满意的表情,或直接说:怎么画得这样??这些做法都是在形象上做表面文章,不能运用在情感表达心智,久而久之后,会让幼儿失去自信心及绘画的兴趣。评价的目的是进一步发现儿童的创作火花,鼓励儿童的绘画兴趣。因此,我们不仅主张画形象,更要画想象,教师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儿童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而不应过分强调儿童最终完成的艺术作品,教师应善意地接纳一切孩子的画,尽可能正面评价每一个孩子的作品。在指导上可以用“你说说你画得是什么?讲得是一个什么故事?”来代替“不应这样画”、“应该那样画”。如:在一次《神奇的七彩树》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水粉颜料,让幼儿为神奇的七彩树点画叶子,宇恒小朋友的兴趣则不在点树叶上,而是在画纸上画个“田”字形,在田字形上涂上各种颜色,并在田字形外画上一些我们看上去是不成形的图形,有大的,有小的……,我看到他画得很投入,由此,我没去打扰他。这幅画要是从成人的眼光去欣赏,会觉得很乱,但在他的眼里是:中间的田字形是窗户,田字形外的是窗外的树,小点点是树叶,因为括大风了,小树叶被大风吹得到处乱跑……多好的意境啊,表现得淋漓尽致。
儿童画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孕育着人类智慧的种子,适当的温度、水分和阳光,就显示其无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正确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进行恰当地引导,让孩子的心灵得到自由、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绘画能力被大大理解、肯定、重视,让孩子充满信心地表达自己所见到的感性,让画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