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环境是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保护环境的意识决定着人类是否能与自然界和平共处。孩子是自然保护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水平将决定其将来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时下环保教育已经成为幼儿园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环保意识 家园渗透 环保活动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面对今天世界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就象一片片看不见的阴影,悄悄的吞噬着人类的健康。于是环保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通过自身的经历深刻的感触到环境危机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如果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就需要每个人都有环保意识,然而环保意识是一种生活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当今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的缔造者,因此,如何唤起这些幼儿的环保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幼儿园,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责任,采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这对大自然或人类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那么我们是如何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呢?
一、首先要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形成环保意识
如今污染环境的现象的确不少,这些现象对幼儿的身心是极其不利的,为了能够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教学中开设专门的环保活动。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需要一种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支持他们的成长,因此,那些污染环境的现象也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设计了一些环保活动,如《灰姑娘的新房子》,它告诉幼儿要保护树木,保护小鸟的道理;又如《宝石和泥巴》,它让幼儿认识到泥土的重要性,钱并不是万能的,有了再多的钱如果没有粮食,人就无法生存;再如《水怎么变脏了》,它教育幼儿不要乱扔垃圾,看到垃圾要及时放到垃圾箱里。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幼儿获益匪浅,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在其他教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还应将环保意识适当地穿插在除了环保活动以外的一些教学活动中,这样就更能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如在体育活动《小鸡捉虫》中,我引导幼儿说出虫的害处,小鸡帮助了谁? 小鸡这么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由此引出了保护环境这一主题,让幼儿明白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谁又是我们人类的敌人。
3、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环保教育。
为了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光靠一些教学活动是不够的。因此,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适时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有一次,有两个小朋友不知为何而争得面红耳赤,我便走过去问道:“你们在讨论什么呀?”其中一个幼儿站起来对我说:“黄老师,我说红烧的田鸡(青蛙)好吃,他说白烧的田鸡好吃。老师,你觉得呢?”我微笑着问他们:“你们知道田鸡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吗? 它能为我们做什么事吗?”两人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老师,我们不应该吃青蛙的,青蛙能够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我满意地冲他们点了点头。总而言之,在环保教学活动之后,还应在课后进行一定的巩固,这样才能让幼儿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
我班幼儿的年龄差异较大,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感兴趣的问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如:参观古运河后,小朋友们发现古运河污染严重,纷纷提出建议,通过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应该写信给环保局的叔叔、阿姨,请他们采取措施改变古运河的面貌。围绕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们还组织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吊饰、服饰装饰教室,设计制作环保标志、画环保宣传画、布置成环保宣传图片展,学做环保小记者采访环卫工人,请环卫所的叔叔阿姨来幼儿园进行环保知识讲座,穿上自己制作的环保小卫士服饰清洁幼儿园的大型玩具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但使孩子们体会到了向别人进行环保宣传教育的喜悦和成就感,而且对环保行为有了更强烈的兴趣和自觉意识。此外,在主题活动中,我们还把环保知识以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如:《美丽的家园》、《小动物为什么搬家》、《水怎么变脏了》等活动,使环保教育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仅仅靠开展一个主题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做个教育“有心人”。我们班教师的环保意识较强,平时都会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及时进行环保教育。如:幼儿乱摘花、乱丢纸屑、果皮,随地吐痰或洗手后不及时关水龙头,以及自由活动时高声喧哗等现象,我们教师就会及时晓之以理,帮助幼儿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使他们懂得了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小环境做起。此外,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意在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中组织一些活动,如在“植树节”时给幼儿介绍森林资源及其作用,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及人为破坏森林引起的地震、台风、大气污染等恶果,了解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在”爱鸟日”则给幼儿讲述大量捕捉鸟类会出现的恶果;在“世界环境日”则组织幼儿进行“我最喜欢的环境”美术创作活动等,既丰富了幼儿的环保知识,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开展环保教育课题研究
幼儿教师的环保意识水平及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环保教育效果。要搞好幼儿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还需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从领导到教职工都应当树立环保意识,并学习相关文件和材料,做好宣传工作,才能“博学为师,身正为范”。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幼儿教育课程里环保教育还没有具体地纳入到课程里面。教师的参考书和教学材料也非常紧缺,使教师们在这方面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现状下,我们应大力开展以“幼儿园环境保护教育”为课题的教研活动,把环境保护教育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互交流,事实求是,才能够研究出科学的教育方法,并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把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幼儿环境保护的意识纳入幼儿发展的目标之中,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总结提高,齐心协力搞好幼儿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四、环保在家园活动中的渗透
针对幼儿园家长每天接送孩子的次数多,时间固定,停留时间短的特点,我们开辟了系列环境教育专题,(1)让墙壁说话。我们在幼儿园的大宣传橱窗里和家园园地里定期定内容地刊出环保教育文章,供每天来接送孩子的家长参阅;如“美丽新世界,用心做环保”;“什么是绿色食物”;“多吃粗粮好”。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环保小知识,每天渗透着家长们,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2)收集环保信息。我们提倡家长陪同幼儿一起收看有关环保的电视节目;如“神奇的大自然”;“动物星球”等,使幼儿家长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当有好的光盘,我们的家长会买来,及时地送到幼儿园,让大家看看。其他家长看到后也深深触动了;此外,我们家长还把平时看到的环保教材收集起来,供我们参考,我们有的出在家园园地,有的进行改编使之成为好的教材,看来家长也积极投入到我们的环保活动中来了。(3)分发宣传材料,在“10.16 粮食日”;“4.22 地球日”;“6.5环境日”等环境日,我们向家长分发了宣传材料“爱惜田里的农作物”;“青蛙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废旧电池哪里去”;“节约用水”等。这一份份倡议书,一张张宣传单,把环境教育渗透入每个家庭,成为家庭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它既丰富提高了家长的环境认识,又让家长在家庭中进行知识渗透。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的。总之,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通过经常持久的环保教育,使幼儿确立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观念,提高环保觉悟,增强环保责任感,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