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3日

每个母亲都经历过孕育和分娩的过程,所以她们更能爱自己的孩子。而当每个母亲面对纯真如白纸的孩子,看着他那清澈的眼睛时,她们都会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她的孩子能受到最好的教育,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当爱遇到教育,往往就会有矛盾、冲突,这时候,母亲们就需要学会爱的教育了!

一、爱不等于溺爱

总能接到婆婆对我女儿的投诉,有时候乱扔东西,有时候不肯吃早饭,还要对她大呼小叫,而到了周末和我一起的时候就会很乖。今天早上我就这一问题采访了我女儿,问她为什么会“变脸”?女儿回答说:“妈妈你会骂我!”可爱的女儿啊,妈妈只想告诉你,这时候你所谓的“骂”正是妈妈对你的“爱的教育”,妈妈此时在帮助你正确的理解是与非。如果妈妈不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是一味的由着你,听任你,那么你就永远不懂生活中的这些规则和道理,那么你就会走上崎岖小道,而不能在人生的大道上策马扬鞭了,所以有时候爱是与责骂、甚至“硬心肠”联系在一起的。

除了要适时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是与非,我们还得用语言沟通等方式让孩子学会付出爱。女儿是个依赖性很强的孩子。上小班前,有一次我去上班,她拿着我的围脖坐在楼梯上,半天没动,婆婆问她原因,她说上面有妈妈的味道。听了婆婆的转述我很欣慰,女儿会思念了。但同时我也知道她对我的依赖会让她固步自封,泯灭她的独立性,所以我就跟她说好妈妈是去上班,下班了还是会回来陪她。同时每次离开她都会顾及她的感受,告诉她去哪,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终于让她适应了妈妈的“离开”,同时也学会为了妈妈担心。

另外女儿总是爱让我们抱,不肯自己走路,我们就让她唱唱幼儿园的儿歌《妈妈我要自己走》,以儿歌中小动物们独立行走的的例子来鼓励她,又让女儿知道妈妈身体不怎么好,让她明白自己走路也是对妈妈的一种爱。讲清楚了以后,女儿每当想让我抱时,总能说:“妈妈身体不好,囡囡长大了,还是自己走吧!”虽然,弯下腰抱起她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是,我认为硬起心肠来教育孩子而不是溺爱孩子,才是爱孩子的好方法。

二、教育不是责骂加棍棒

3-4岁的幼儿情绪情感易冲动、易变化、易外露,常因环境的变化或一点点小事冲动。如果因有客人到访而“人来疯”的孩子受到你的训斥,那么我要告诉你,你此时的训斥只是“训斥”,而并非你所谓的“待人处事”的教育。

即使错在自己,孩子也同样哭闹,很可能是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还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出发,认为错在他人。如果你用棍棒暂时止住了他的哭闹,那么我要告诉你,你只是暂时的吓住了他,而并非让他明白问题在哪里,你自己也只是从你认为的“教育教育他”出发,而没有从他的角度好好考虑一下,你的“教育”会有效果吗?有持久力吗?

在我们只想到使用棍棒的时候,说明在教育孩子的事业上,你已经“黔驴技穷”了。孩子是我们每个家长的宝贝,我想大家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应该在教育的时候多多冷静,好好思考,学着适时适地的使用这种“棍棒”教育!

三、关注爱的细节,抓住教育契机

有一首儿歌曾经家喻户晓,其中的歌词朗朗上口却又发人深省。“妈妈总是对我说,爸爸妈妈最爱我。我却总是不明白,爱是什么。 爸爸总是对我说,爸爸妈妈最爱我。我却总是搞不懂,爱是什么。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

如果我们这些家长只把“爱”挂在嘴边,而不落实在细节,那么我们是假爱。如果只是假爱,那就谈不上“教育”了。这就是有时候我们大多数家长朋友们所说的“有心无力”了。无力于教育,必将把最好的教育时间与机会白白浪费。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关心与支持,家长都想抓住契机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要获得这样的契机并不容易。怎么办呢?这更要求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孩子在生活上的细节。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里根的父亲抓住这件小事让孩子懂得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事情很小,意义深远。所以关注细节,从小时出发,就能抓住契机教育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事无大小之分,蹲下身子和我的孩子谈谈,晚回家的时候给孩子打个电话,孩子主动为我干活时亲亲她的小手……我想她也会明白要尊重对方,学会感谢他人……

    创建温馨和谐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多与孩子沟通,多鼓励表扬孩子是我们每个家长能做到的。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希望与孩子一起成长与进步。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