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学 同课异构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6日

聚焦数学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进行不同设计构想,根据班级幼儿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然后施教。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这种集思广益的教学探讨形式,非常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

五月份我们中班组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数学活动《小小送货员》,深得教师们的欢迎。此次活动的基本流程是:确定内容---两位老师进行深度备课---教学展示---集中研讨---自我反思。由于每位教师存在着个体差异,因而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不同,这里有深切程度的不同,认识角度的不同,但由于课前作了深度的研讨,两节课都以游戏的形式紧紧围绕探究点引导幼儿正确数出11—20之间的数,体验数数的快乐。只是在形式上结合了各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此次教学展示活动,对教师的理论、行为、观念的转变都有极大的帮助。

一、重方法,轻技能

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对幼儿掌握数学技能比较注意,而忽视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但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都改变了以往重技能,轻方法的教学观念,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通过视、听、触、摸、行动来让孩子掌握好方法。两位老师通过送货这个活动,让孩子学会数11—20,送鸡蛋,送糖果,送水彩笔,送夹子,通过不同的货物来提高孩子数数的兴趣,在孩子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反复练习数数,从而掌握数数的好方法。

二、重过程,轻结果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我们比较注重过程教学,而轻幼儿怎样思考,认识、理解的过程。在薛老师和韦老师的两个活动中,她们注重孩子学习和理解的过程,让孩子在学习运用的过程中与生活互动,通过看送货单,,装货物,对应送货的过程学习数数,在生活中感知、观察、发现不同的现象,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做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

三、重发现,轻传授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关注较多的是教师如何教,很少关注孩子如何学,关注了孩子的学,却不知如何根据孩子的情况作出适应的回应。教师习惯于根据教材实现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然后按内容展开教学活动,教也是为学而教,教也无法发挥作用。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就非常重视如何引导孩子发现,自己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让孩子发挥主体作用,薛老师通过游戏穿珠子,韦老师通过游戏串冰糖葫芦引导孩子从11数到20,并让孩子自己发现20里面有210,这种孩子通过游戏,通过学习,自己发现并掌握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同课异构的校验方式,可以引发教学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补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以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信这样的话一定会使今后的教学活动更加精彩纷呈。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