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区角乐在其中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2日

小小区角,乐在其中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占主要地位,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我并不急于介入,而是细心观察,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并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调整活动各环节。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让小班幼儿喜爱区角活动,乐于参加区角活动,体验区角活动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的优良情绪。幼儿是带着知识、技能和态度进人区角活动的游戏情境之中。

关键字:区角游戏、好动、愉快、幼儿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模仿各类人物、动物及各种事件,使好奇心得到满足;兴趣得到发展;身心愉快,然而,由于受自身认识能力,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幼儿自发的游戏往往是简单的、盲目的,只有在教师及成人的正确引导下,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以往的区角活动中,我也和幼儿一起游戏,一起快乐,但常常出现冷场,达不到游戏的高潮,而更像是一种平行游戏,你玩你的,我看我的,其有效性也不高。

小班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比较腼腆。针对我班孩子的特点,让孩子在区角游戏中学会成长、学会游戏,让游戏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以下是我对区角游戏的几点启示:

一、     区角游戏能激起幼儿愉快的情绪。

玩区角活动时,我发现美工区的小坚和杰杰两个小男孩玩得好好的,可是突然他们两个跑到表演区围观,看到别的小朋友在那里表演“两只老虎”他们也跃跃欲试,很想上去表演,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没有加以制止,而是走上前问他们:他们表演的好不好?你们也想上去表演吗?我和你们一起去玩,好不好?于是我带领两个小男孩在大家面前表演了《两只老虎》,动作夸张、搞笑,小朋友笑得前仰后翻,他们都竖起大拇指说:“真好!表演区真好玩!我们下次还要来玩。”我想:下次开设区角活动时,来表演区玩的孩子一定会“爆满”。

宽松和谐的气氛有助于孩子得到心灵的放松,玩起来就更加的自由自在,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发展的基础。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知识构建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决定了他们对环境有强烈的依附性,因此,创设一个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是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

1、空间的扩展

幼儿园的活动室较小,幼儿人数又多,我们利用桌、椅柜分隔成7个区角:2个娃娃家、表演区、美工区、探索区、生活服务区、阅读区各1个,另外1个建筑区独立地安置在午睡室。几次活动之后,我们发现除建筑区外,其他的区角中,幼儿活动时很拥挤,同伴间发生的冲突也较多,根本的原因就是空间太小了。小班幼儿自己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较弱,这就提醒了我们应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增大环境的扩张力。我们就重新布置活动区角:娃娃家和表演区的幼儿交流较多,声音也较吵,我们有意迁移到了走廊上,这样幼儿在活动中不会干扰其他区角中的孩子;而探索区中,物品粘贴到墙面上、悬挂在幼儿触摸得到的空中…把活动的空间延伸到走廊、室内的墙面、空中。每个区角的活动场地大了许多,幼儿间减少了身体的磨擦,冲突也小了,幼儿玩得也更投入了。

2、标记的运用

在创设环境时,应发挥环境的暗示、引导作用,协调和控制幼儿的行为。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采用简洁、明了的标志来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游戏规则。如,在一些需要限定人数的区角设有相应的标记——小脚印,幼儿看到每个区角外的小脚印数,就知道相应的有几个人玩,如果小脚印上的鞋放满了,他们会自觉地到其他地方玩。小班幼儿收拾、整理材料的能力较弱,尤其是每个区角中材料很多,幼儿取了材料玩好之后不能放回原处,我们就在放材料的小筐与存放的地方都贴上相同的标记,这样幼儿就能把玩具对标记“入座”了,幼儿既收拾得快,又很整齐了。

3、材料的投放

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材料的提供与幼儿游戏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一,鼓励幼儿共同参与材料的准备。大部分的材料均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为幼儿准备的,但我们也注重师生共同来准备材料。虽然小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较弱,但我们相信幼儿,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人地位,教师不包办代替所有的材料准备,而是鼓励幼儿参与到材料的准备活动中来。如为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收集一些牙膏盒放置于美工区,幼儿收集的积极性很高,因为是自己带来的材料,对他们的吸引力也很大。他们通过剪、粘贴等方法做成“妈妈的项链”、“小汽车”、“飞机”等。

第二,根据幼儿的兴趣投放相应的材料。如开展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鞋子”,幼儿对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就在阅读区中放了有关介绍鞋子的画报、图书、广告画等,在表演区中放了一些大人的鞋子,让幼儿穿上后模仿成人的动作,美工区有大大小小的纸板鞋样及彩色的卡纸,幼儿可制作简单的鞋子等。如果区角活动中的材料已对幼儿失去了吸引力,教师就应进行调整,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地投放相应的材料。

另外,材料的投放应体现层次性。因为幼儿的能力差异很大,所以应投放相应不同的材料。如培养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在生活服务区中放置了不同的衣服:有钮扣的衣服、有拉链的衣服、有揿按扣的衣服、有系带子的衣服等,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材料,而我们目的不在于幼儿选择怎样的材料,重要的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区角游戏可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小朋友都非常喜欢把好看的图书带到幼儿园来放在图书角和别人分享。唯有宇宇舍不得带书,而且还总喜欢抢别的小朋友的书。一天,他跑来告状:王老师,浩浩不让我看书,还打我。我找到胖乎乎的浩浩问原因,浩浩委屈地说:宇宇不带书,总是抢我的看,把书还撕破了。听了这话,宇宇赶忙解释:我不是故意撕的!我问:宇宇,你很喜欢浩浩的书,是吗?他点了点头。那么你应该怎么向他借书呢?我问。我和他商量了,可是他还是不给我看,宇宇撅着嘴不高兴地说。两个人都想看一本书,怎么办呢?我又问。旁边的陶陶搭话说:两人一起看。我又继续问宇宇:你这么喜欢看书,为什么不带书来和小朋友一起看呢?”“我怕别人撕。我说:是啊,大家都很爱护自己的书,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友好地看书,都像爱护自己的书一样爱护别人的书,就不会撕了。他说:那明天我也带一本书来。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一本新书,并且特意让我看:王老师,这是我昨天新买的《喜羊羊和灰太狼》。我高兴地说:这本书我真喜欢。并特意向大家介绍这本书,还随及向大家介绍喜羊羊是怎么打败灰太狼。为了激发宇宇的读书兴趣,利用游戏时间让他给大家讲喜羊羊,并和大家一起看,他非常高兴。晚上离园时,他说:王老师,我把这本书带回家,明天再换一本。从此,宇宇经常到图书区来,他不仅在这里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认识了更多的汉字,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了怎样与同伴分享与交流,也改正了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

小班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特别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有祖辈和父辈的宠爱愈加自私自利,因此在区角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小班孩子学会分享,在区角活动中,孩子常因为看中相同的游戏材料而发生争抢,这时教师适时地进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激励等方法让孩子能够与他人一起分享。

三、游戏情境中主动探索,让幼儿充分体验区角游戏的快乐。

 在美工区折纸的凯凯和昊昊两个人折了好一会儿,都没有折成功,我想他们可能忘记折法了吧!于是我仔细的观察他们,发现凯凯是拉出纸大炮那儿忘记了,而凯凯是从一开始怎么折就忘了,于是我看着凯凯说:凯凯,忘记怎么拉出来了吗?再想想老师上次是怎么教你们的吧,左手拿哪儿呀,右手拿哪儿呀?只见他听我这么说就马上试了一下,左手拿一边试了试,右手拿一边试了试,不一会就找到诀窍了,马上高兴地和我说:王老师你看我会了。我笑了笑说:那你能让它响起来吗?他直点头,马上示范给我看:“砰”很响的声音,我向他竖起大拇指,她开心的笑了,只见他又拿起另外不一样的纸开始折了。可是昊昊还是不会折,他对于怎么折还是迷迷糊糊的,看到他一副快没有兴趣的模样,于是我马上说:你跟我一起折吧!只见他认真的和我一起折,我慢慢的一步步教他,跟他说:你不要急,不会可以跟我学,会学会的。慢慢的,只见他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知道他已经学会了,于是离开他。

  在区角活动中,经常会有一些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在一起游戏,我们要针对他们的能力进行知道,既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又要很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首先就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了。教师的作用在于不断地有目的、有计划、有耐心地观察儿童,一切教学活动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由于每个孩子的发展进程与发展速度都各有不同,因此我进行了耐心而深入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强项和弱项、优点和缺点,确定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更好的指导他们。这为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教师与幼儿之间这种积极关系式教育成功的唯一基础。

区角活动充分提供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我们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而是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充分的体验。所以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或发生冲突时,我常常是多一份观察,少一份干预,根据冲突程度来决定是否介入。

由此可见,区角活动的观察指导师一种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工作,在活动中,我们教师还需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以便更好的引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