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配合工作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家长朋友们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但幼儿园的教育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在很多时候,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很重要。这主要还是为了孩子着想,毕竟幼儿园不是孩子24小时呆的地方。
1、幼儿时期,健康和体育应放在首位。智力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孩子健康状况,孩子体质弱,就容易疲劳,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性格必然受到不利影响。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各方面的落后。所以,家长要重视配合幼儿园,保持合理的生活制度,养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偏食,不吃零食,饮食、睡眠、游戏等活动都要有规律。
2、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技巧
其实孩子到了幼儿园,不管是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能够在幼儿园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能够在幼儿园很快乐的成长。我觉得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沟通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问题了,这种目标就会转移。有的时候在幼儿园孩子多,老师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比如说孩子偶尔的时候在幼儿园尿了裤子,湿了一点,然后家长正好接的时候一摸湿了,他就会觉得老师是否一白天都这样呢?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处理很关键。
这都是很微妙的关系,每个老师既然做这个职业,他会很认真的做这件事情,他会尽他自己最大的所能。老师一天之中他会处理好多问题,而且孩子确实有很调的时候,你说也说不明白,你再耐心他难免有闯祸的时候。家长如果像那样的情况看到了,你应该抱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我记得曾经在刚入班之前,有一个老师曾经跟我们说过,老师和家长微妙的关系,有一次家长正好来接宝宝的时候,老师正在外面接待家长,孩子在里面玩,当老师回去的时候玩具扔了一地,老师就生气了,大喊一声:你们怎么回事?然后叫一个小朋友的名字:赶快把它捡起来,当他说完以后回过头来孩子的妈妈就在门口,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他感到特别的尴尬。但是那个妈妈说了一句话:“我孩子本来就比较的调皮。”还给了他一个微笑。这样接下来的交流没有体现出这个妈妈会担心或对你有什么建议和意见,这样的宽容让这个老师也变的和宽容。
幼儿园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我们老师要服务于孩子,服务于家长。在服务的过程中就看你怎么权衡。有的家长抱的态度就非常好,怀着感恩的心情。
所以所有的家长,你不用管这个老师是什么样的状态,有的老师也许他的性格跟你很投和,有的老师跟你有反差,首先你要抱有信任的状态。一个信任的关系去提问题,和一个不信任的关系提问题,就是说你说的相同一句话,你的心态不一样,但是说的话就会不一样。你要抱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孩子是非常有好处的。
3、 把教育看成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完成的事,家长应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俗话说的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宝宝的影响与幼儿园、学校是同样的重要。家长应充分的认识到孩子的教育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老师在学校严格要求孩子,家长还要在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巩固孩子在园获得的生活经验和好习惯。有意识的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如稳定情绪,集中的注意力,为以后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注意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用讲故事、说儿歌、看图说话等方法对孩子进行口语训练。同时,家长还要注意自身的语言修养,说话文雅。注意家庭成员的和谐相处,也十分重要,这些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家庭环境,将会给孩子未来的人生形成良好的榜样。使孩子终身受益。
作为家长,也有着文化水平的差异和工作性质的差异。有的家长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管理孩子的学习。造成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让孩子养成那两面的双重性格。如,孩子在幼儿园一段时间后,逐渐养成独立吃饭,穿衣的好习惯,可孩子周末回家后,家长再饭桌上有代替了孩子独立的机会,让孩子养成了家里园里两个样的习惯。因而,造成幼儿园里教育的失败。
4、 了解幼儿园里和孩子所在班上的一些常规要求,针对自己的孩子加锻炼。
不同的孩子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养成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差异也各不相同。因此,孩子入园之后,家长有必要了解幼儿园里的一些具体规定和班级的常规要求。如幼儿园规定:幼儿入园生活要有规律,养成良好的上学习惯,不迟到不早退,每天早上7:50前送孩子入园食用园内早餐,保证孩子每天早上能够以愉快的心情来园;送幼儿到园后,家长要将幼儿亲自交给班级老师,向老师问好,让老师知道幼儿到园了。可是,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当中就有的孩子在家养成晚睡晚起的坏习惯,有的孩子养成吃饭慢的毛病等。家长了解到幼儿园的这些规定之后,就要根据自己孩子个性和习惯,培养孩子身上所需要的好习惯、改掉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性。是孩子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必要条件。
5、 按时参加家长会,和老师交流沟通,帮老师多了解自己孩子
家长会是幼儿园提供给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表现的一个平台。家长要懂得珍惜这个交流的机会。认真听取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了解家长需要配合完成的事情。如家长认真填写家园联系册,是帮助老师了解自家孩子到重要途径。和孩子一起收集动植物的图片,废旧物品和查阅相关资料。是帮助孩子丰富课堂需要的相关知识经验的依据。认真看孩子的绘画作业、美工作品是了解孩子在园表现的途径等。通过与老师、幼儿园的这些交流和互动,就对孩子的幼儿园、班级与孩子在班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便能及时更好的配合幼儿园和老师工作,促进自家孩子及时的改正缺点,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