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玩绳———在创造性游戏中体验乐趣
【案例背景】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和成长。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期的典型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创造性游戏的目的在于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由幼儿独自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的各种潜能力会一一开发,是最能表现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创造力的发展。可见,游戏在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中起着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对玩玩绳有着浓厚的兴趣,绳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选择绳来探索民间的一些玩法,旨在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建立良好的同伴合作关系,来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发展合作技能。花样跳绳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它摈弃了传统跳绳的枯燥无味,加入了许多新兴的元素,简单的绳可以想象创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玩法,可以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中班孩子们的基本动作有了进步,他们不仅能够自如的进行跑、跳、爬等动作,幼儿的参与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我们设计了适合中班班幼儿的绳类活动,使幼儿在花样玩绳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绳子在孩子的眼中是有趣的、变化的。小小的绳子在大人眼中是平凡物,对处于探究时期的孩子们却充满了吸引力。我利用绳子这一触手可己的教材来挖掘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体验花样玩绳的乐趣,于是我设计了一节体育游戏《奇妙的绳子》。该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在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时,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难点在于在游戏中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合作能力。幼儿通过花样玩绳,体验创造性游戏带来的乐趣。
【教学步骤】
环节一:通过猜谜,引起兴趣,营造氛围
教师:绑人绑的紧,剪刀剪的断,粗粗细细有,长长短短有。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呢?
幼儿:绳子。
教师:你见过什么样的绳子?这些绳子有什么用处?
幼儿1:长绳,可以用来跳。
幼儿2:塑料绳,可以用来绑东西。
幼儿3:毛线,可以用来编织。
环节二:幼儿自由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了些什么呀?
出示几种绳子的样品(毛线绳、尼龙绳、麻绳、草绳、纸绳。。。。。。),引导幼儿观察,帮助幼儿凭经验判断绳子的材料,并教幼儿认识几种不常见的绳子。
幼儿:不同的绳子。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绳子,看谁能想出好玩又有趣的方法。
幼儿分散玩绳,自由选择绳子玩耍,探索不同的玩法。
教师:孩子们你来想一想,手里的绳除了刚才小朋友的玩法,还有什么不同的玩法?
幼儿:还可以跳,用来踩….
教师: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玩法。
幼儿展示自己绳的多种玩法。
1、踩绳跳:每人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两手捏住绳子的两端,双脚踩在绳子的中间部位,两手拉紧绳子,双脚用力前跳。
2、走小路:两条绳拉成相距有一定距离的平行线做小路,幼儿在小路中间走,踩绳、出绳为犯规。
3、走钢丝:把绳子拉成——或S形,幼儿踩绳前进。
环节三:引导幼儿学习同伴的好玩法,探索合作玩绳的方法,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师:绳子除了一个人玩,还能与好朋友一起玩?
幼儿:能。
教师:现在请你开动小脑筋,试试与你的好朋友们一起玩绳子。
幼儿自由结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索绳子的玩法。
教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幼儿:可以一起跳,可以用绳子做尾巴…..
幼儿分组展示自己创编绳子的玩法,老师与其他幼儿及时对展示的玩法做出评价。
1、三人跳绳:两名幼儿抡动绳子,一名幼儿在绳中间跳。
2、捉尾巴:幼儿两人一队,各自在后腰带上系上短绳子当尾巴。游戏开始,四散跑开,每一对幼儿要想办法捉到对方“尾巴”,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先抓到对方“尾巴”者为胜。
3、跨栏:多名幼儿拉直绳子,组成高低不同的障碍,让其余幼儿跨越。
环节四:概括总结,绳子的用处有很多。
教师:绳子的种类有很多,用途也很多。比如:毛线可以编织,草绳可以做成精美的工艺品,麻绳可以镎鞋底,艺术绳可以编中国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绳子,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它吧!
教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用绳子来跳一段操吧!
放音乐。老师带幼儿做创编“绳操”的模仿动作,进行放松活动。
【案例反思】
1、自由玩绳,在探索中体验乐趣
绳子是幼儿喜欢而熟悉的东西,绳子的多变性为幼儿发展认知能力提供了多种机会。活动一开始,我通过猜谜的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首先进行个人自由探索,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时,能够较多地观察幼儿,发现幼儿找到的好的玩法,从而介绍给别的幼儿相互交流。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绳类材料,使幼儿自由选择探索,发展多方面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对绳类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并探索绳子的不同,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幼儿会自己观察并发现不同,不再是以往的老师教,幼儿被动地学。
2、模仿玩绳,在学习中体验乐趣
模仿主要是通过模仿动物或人的各种动作、行为或场景,将生硬的体育动作转换为乐趣横生的情景模拟,帮助儿童理解动作或运动的标准与规则,帮助学生形成体育运动的直观感受与规则概念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在活动中,我带幼儿做创编“绳操”的模仿动作,进行放松活动。模仿除了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身体机能外,还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各种必备身体技能、促进个性与智力发展、形成意志品质、理解社会规则、促进人际交往,因此在促进儿童社会化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3、合作玩绳,在互助中体验乐趣
幼儿在第三环节中,我引导幼儿间合作玩绳,孩子们玩出了新花样:孩子们有的用绳套在前一个小朋友的腰上开火车,有的用绳摆出了各种形状的,有的用绳子做尾巴等等。在这一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合作玩绳。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内自由探索,充分发挥了幼儿做为活动主体的作用。这一环节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关心他人,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让幼儿体验到了合作游戏的快乐,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探索绳子的变化,激发和培养了幼儿的体育兴趣,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