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超级顽固的牙》活动反思

作者:   来源:  录入者:中八班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8日

活动反思

无锡市洛社中心幼儿园 冯淼

在学前教育阶段,大班语言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其中,《一颗超级顽固的牙》这个故事不仅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还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牙齿的保健知识。同时,绘本《一颗超级顽固的牙》还是一个温馨而有趣的故事,面对换牙,那颗要掉不掉的牙齿,小朋友会像故事中的小女孩芽芽一样紧张,为了让牙掉下来小女孩尝试了各种方法:跳舞、让乌龟拉、在蹦床上蹦,甚至用上了超黏的口香糖等,可牙齿就是不掉下来。当她非常沮丧,觉得牙齿小精灵肯定不会来了。可是,结果真是出人意料:她打了一个喷牙掉了。

在整个活动中,老师以谈话活动引入,关于拔牙方法,让幼儿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商量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的一些提问能够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比方:“怎么样才能让牙齿快点掉下来?你是怎么做的?”其实,孩子们都有了肯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换牙的时候,牙齿松动,然后拔牙都有了自己的一些体验,所以在答复以下问题的时候都能表现出较多的自己的想法。比如有个孩子说:“拿根线援助,然后让爸爸妈妈拉掉。”这样的回答是孩子真实的经历。也有的孩子说:“可以到医院里面去请牙医用一个大钳子拔掉,我爸爸就是帮我请了一个牙医拔掉的。”孩子的回答永远围绕着他自已经历的一切,在这一环节中,学习的气氛非常的积极、热烈。

这次活动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孩子理解词语的方法。活动开始,教师就提出“超级”“顽固”是什么意思?让孩子们依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对于“超级”孩子们都能说出实例讲出大概的意思,可是“顽固”一次他们从没有接触过。教师尝试把对这个词的意思作为疑问带入故事中,当故事欣赏到X局部时教师相对引导,孩子们就能深有感触的理解“顽固”一词的意思了。在语言活动中,不是单纯的记住今天的故事,故事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一些语言的素养也是需要渐渐累积的。最后环节,教师请孩子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换牙经历,让孩子们了解换牙是必须经历的事情,不需要畏惧或者对它产生恐惧。

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于牙齿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幼儿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此外,我还发现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首先,在讲述故事时,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来设计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最后,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总之,大班语言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教学是一次有意义的教学实践。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相信教师不仅帮助幼儿掌握了牙齿保健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