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准备:
幼儿曾经听过下雨的声音。
活动过程
●幼儿回忆自己听雨的声音。
——教师:你们听过小雨的声音吗?是什么样子的,谁来学一学?
——幼儿与大家分享有关雨的快慢声音不同。
教师:你们知道小雨下得快是什么样的声音?小雨下得慢又是什么样的声音呢?
●幼儿学唱歌曲《听雨》。
——教师范唱歌曲一遍,幼儿倾听。
——幼儿反馈倾听的歌词。
① 教师:竖起你的小耳朵,请你听一听,是什么声音?我们一起学一学吧!(嘀嗒嘀嗒沙沙响)
②教师:竖起你的小耳朵再来听一听,是什么声音啊?我们一起学一学吧!(滴滴嗒嗒,滴滴嗒嗒,沙沙沙沙响)
(3)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把下雨的情景唱给大家听一听吧,带领幼儿学唱歌曲2-3遍。
●学习用断顿和跳跃的声音表现雨声的快慢。
教师:雨下得比较慢,怎么唱呢?雨下得快,我们又怎么唱呢?
●创编歌词并演唱。
——幼儿尝试创编歌词。
教师:天晴了,竖起你的小耳朵,还能听见什么样的声音呢?(如:风声、树叶“沙沙沙沙”的声音;小狗“汪汪汪汪”的叫声,等等)
——教师带领幼儿尝试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1-2遍。
活动反思;
《听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特点。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声音世界。声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如在幼儿进行表演唱时有一种形式是:当唱到大雨时,让幼儿扬起手,唱到小雨时,让幼儿放下手。另一种形式是:表现大雨时,让学生们站起来,当表现小雨时,让学生们坐下来。这种边唱边表演的形式,会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