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给玩具找家》活动反思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3日

 

社会:给玩具找家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班里有许多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

2、尝试根据玩具标记图,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1、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1、会发声的玩具娃娃。

2、玩具标记图(幼儿人手一套),玩具柜上贴一套。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游戏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将玩具娃娃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带领幼儿寻找发出哭声的玩具娃娃。

——启发幼儿将找到的玩具娃娃送回家,并启发幼儿想象:玩具娃娃为什么哭?知道要将玩过的玩具送回玩具柜的道理。

2、认识玩具标记图,初步学会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教师:我们还有哪些玩具?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怎样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玩具和设计好的玩具标记图,让幼儿说说这些玩具找谁做自己的标记最合适。

——幼儿自己手拿标记图寻找,贴在相应的玩具篮上。

——根据玩具篮子的数量,选择相同数量的幼儿将玩具根据标记放回玩具柜里。

3、游戏“玩具找家”,巩固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将刚才的玩具拿出来,一部分幼儿送,另一部分幼儿评“什么玩具走错了家”。游戏可以重复多次,让每个幼儿都参与。

4、幼儿阅读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将玩具送回篮子里面。

反思:

我发现孩子们玩完玩具的时候,经常把玩具乱扔,掉在地上的就乱踢或就当没看见,不会把玩具放回原来的地方,也不知道轻拿轻放。通过社会活动“玩具找家”对幼儿进行一些教育,知道自己班里有许多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然后通过幼儿的亲身操作,让幼儿知道了一些正确行为:轻拿轻放,不乱扔,懂得了以后在游戏活动中都应该好好玩玩具,收玩具。这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上的玩具放回筐子里面。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