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成长与创新

作者:   来源:  录入者:大八班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7日


第一站:大班幼儿发展特点与教育重点

大班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显著提升,抽象思维开始萌芽,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在社会性方面,合作意识增强,渴望融入集体活动,但也容易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在情感表达上,更加丰富细腻,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

基于这些特点,我们的教育重点应聚焦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如专注力、坚持性、主动性;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与解决冲突;做好入学准备,从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心理适应等多维度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奠定基础

第二站:大班教育科研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项目化学习在大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

“探秘我们的城市”主题项目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地考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城市的建筑、交通、文化等。幼儿自主分成小组,分别负责绘制城市地图、设计未来交通工具、创编城市故事等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提升了观察、调查、合作等能力,还培养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师通过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分析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不断调整项目推进策略,形成了一套适合大班幼儿的项目化学习指导方法。

案例二: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研究

针对大班幼儿家长普遍关注的幼小衔接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通过与小学教师联合教研,了解小学一年级的学习要求和生活节奏;在幼儿园设置“课间十分钟”模拟活动,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开展“我是小学生”角色游戏,让幼儿提前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和规则。同时,我们还设计了“入学准备自评表”,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关注学习品质、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第三站:大班教育科研创新策略

策略一:利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在大班教育中,我们可以将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例如,在数学活动中,设计“超市购物”游戏,让幼儿在模拟购物过程中学习加减法运算和货币换算;在语言活动中,开展“故事创编大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游戏化教学,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策略二: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大班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园沟通平台,定期分享教育理念和幼儿在园表现;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家长根据自身职业和特长为幼儿带来丰富的学习内容;组织亲子实践活动,如户外拓展、参观博物馆等,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拓展幼儿的视野。通过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