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营养知识(幼儿需了解的要点)
1.基础营养素
蛋白质:牛奶、鸡蛋、瘦肉(帮助长高长壮)。
健康脂肪:深海鱼、坚果(促进大脑发育)。
碳水化合物:米饭、面包、土豆(提供活动能量)。
维生素/矿物质:水果、绿叶蔬菜(增强免疫力,如维生素C防感冒)。
2.饮食原则
多样化:每天至少12种食物,每周25种以上。
均衡搭配:每餐包含谷物+蛋白质+蔬菜(如米饭+鱼肉+胡萝卜)。
少糖少盐:避免糖果、薯片,预防龋齿和肥胖。
3.关键习惯
餐前洗手、饭后漱口。
自己吃饭不挑食,尝试每种食物“一小口”。
二、趣味教学方法(适合小班的活动设计)
1.游戏化学习
“帮蛋宝宝回家”:区分鸡蛋、鸭蛋,讨论蛋的营养价值(蛋白质)。
“水果侦探”:摸一摸、闻一闻水果,猜名称和颜色(如苹果补维生素)。
2.实践体验
营养早餐DIY:用谷物片+牛奶+水果粒制作简易早餐。
“光盘行动”比赛:鼓励吃完蔬菜和主食,奖励贴纸。
3.多媒体辅助
播放《营养金宝塔》动画,展示食物分类。
用PPT对比健康食物(胡萝卜)与零食(糖果)的区别。
三、家园共育建议
1.家庭饮食配合
提供300-400ml牛奶/天(保证钙摄入)。
共同制定食谱,让孩子参与择菜、摆盘。
2.习惯养成
固定进餐时间,避免追喂。
用绘本(如《肚子里的小人》)讲解消化知识。
健康监测
记录过敏食物(如海鲜、芒果)。
定期测量身高体重,评估营养状况。
关键提示
季节性调整:夏季多补水(绿豆汤、西瓜),冬季增加暖食(热粥、炖菜)。
榜样作用:家长带头吃蔬菜,营造愉快进餐氛围。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家庭协作,帮助幼儿建立终身受益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