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枇杷成熟的季节,幼儿园里的枇杷树上垂下一簇簇诱人的果实,让孩子们垂涎欲滴。陈鹤琴曾经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主张教育让儿童回归到自然,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学习的快乐,鼓励幼儿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因此,在这充满收获和喜悦的季节里,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丰收的快乐,体验采摘枇杷、分享枇杷时的幸福、激动的心情,近日,洛幼的孩子们与枇杷树开启了一场探索之旅。
在采摘活动中,孩子们零距离接触枇杷树,观察枇杷的外形特征,体验采摘枇杷的快乐。“我们可以拿剪刀把枇杷剪下来。”“树太高了,要不我们去搬梯子爬上去摘吧。”“可以拿棍子把枇杷打落下来。”“不行,枇杷掉地上会砸烂的!”“那我们拿一块布在树底下接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为了能摘到枇杷,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个人行动的、小组合作的、集体配合的,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收获满满的果实。
孩子们满载着一箩筐枇杷回到教室,拉开了认识枇杷的序幕。当老师说:“请你们说一说你认识的枇杷吧!”孩子们你一语我一言:“我发现枇杷的果实圆圆的,颜色是橙黄色的。”“枇杷的果子下面有个黑色的口。”“我发现枇杷原来是小小的绿绿的果子,后来会越来越大,颜色会变得越来越黄,这个时候就成熟了。”“我还发现,它的叶子下面的大,上面的小,形状是椭圆形的,叶子上毛茸茸的,边上还有毛刺”……孩子们的发现越来越多,大家对枇杷树的叶子、果实以及生长变化都产生了兴趣,有了深刻的认识,老师还介绍了枇杷叶可以入药的功效。
到了品尝时间啦!孩子们小手抚摸着、眼睛观察着、鼻子闻着,又有了许多新发现。当拨开果皮,慢慢品尝甜甜的枇杷时,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的笑容。
生机勃发的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课堂。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孩子们用纯洁的眼睛观察、用天真的语言表达、用稚嫩的心灵感受着成长的意义。发现、讨论、尝试、探索……实现着立体、有温度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