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童趣,小小的脑袋里有着许多问题,在他们的世界中小动物就是他们的好朋友,但是这些朋友是怎么出生的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为此,洛社中心幼儿园大九班的孩子们进行了为期21天的“孵鸡蛋”活动。
“鸡蛋里真能孵出小鸡吗?”“我的鸡蛋里会生出小鸡吗?”,活动的第一天,小朋友们在两两认领蛋宝宝,做好标记后好奇地问这问那。我给孩子们讲解了小鸡孵化需要翻蛋、照蛋、晾蛋几个步骤,让他们了解关于孵鸡蛋的科学知识,知道普通鸡蛋是孵不出小鸡的,受精鸡蛋才能孵出小鸡。
小鸡破壳而出需要21天,孩子们也就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坚持。对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来说,21天真是个漫长的过程。可是,在好奇心驱使下,孩子们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专注精神,在他们眼里满是对未知奥秘的探索精神,以及对鸡宝宝的期待。他们每天都会照蛋,瞪大眼睛仔细观察鸡蛋里发生的变化,在耐心等待和细心呵护下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
第21天终于到来,一大早孩子们全都围在孵蛋器旁边,可是鸡蛋宝宝一点儿反应也没有,“我们是不是失败了?”“小鸡是不是死在里面了”孩子们失望极了,都露出了很沮丧的表情。我安慰他们不要着急再等等,说不定等午睡醒来,鸡宝宝就出来了。本来一个个沮丧的小脸上瞬间又充满了活力,眼睛迸发出对新生命的期待。果不其然,到了下午16号鸡蛋破了一个小口,孩子们兴冲冲地聚在一起,全神贯注地等待小鸡破壳。“唧唧”,第一只小鸡终于在孩子们满怀期待的目光中破壳,小小的它声音清脆而又响亮,也点燃了孩子们天性的善良和温柔。“鸡宝宝还太小,说话太大声会吓到它的”“快盖上盖子,不然鸡宝宝会感冒生病的”,孩子们一个个兴奋不已、互相提醒。
通过这次有趣的“孵鸡蛋宝宝”活动,孩子们对奇妙的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更是通过认蛋、翻蛋、照蛋、晾蛋等活动,细心地照顾蛋宝宝,亲身体会生命的诞生与成长,见证生命的美好与奇迹,懂得热爱、尊重、保护每一个生命,知道父母养育自己是多么不容易,唤醒孩子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实践出真知,这在幼儿教学中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开展各种体验活动能让儿童以游戏的轻松心态,积极参与进来,并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发出人类共性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