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玩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中八班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3日

我不敢玩

年龄段:中班

观察时间:2月

观察地点:东操场

事件特征:

    体育——学习在提供的竹梯上攀爬和在高跷、椅子上平稳走动以及滚轮胎和轮胎上协调跳的能力。

语言——能完整表达自己是怎么玩的。

社会——能和同伴一起合作玩游戏。

观察记录:

案例一:

今天的挑战活动我们安排了"救小鸟"的主题活动。事先设置了一系列的障碍,例如:爬竹梯,过小河(走梅花桩),爬山坡(平衡板),过山洞(钻爬)等,在过障碍的时候加入音乐当做信号,音乐响起拯救行动开始,音乐停了,“大灰狼”出没,行动队就只能停止不能动,最后走过障碍、没被“大灰狼”抓走的则完成救得小鸟任务。孩子们看到这个场景个个异常兴奋,跃跃欲试。胆大的孩子冲在前面,胆小的跟在后面。朱婷源小朋友在梅花桩面前停了下来,她看了看,用脚踩了一下梅花桩试了试,感觉有些犹豫。后面的小朋友不停地催促他:"你快一点呀。"朱婷源在同伴的催促下只得鼓足勇气前进。在竹梯上的她战战兢兢,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看一下。别的孩子都是手脚一起前进,可她几乎是横着前进的。也许是因为后面同伴的催促也许是太紧张,朱婷源在爬到竹梯一半的时候一脚踩空从梯子上滑了下来。

案例二:

   早上,三个小朋友早早的来到教室在帮助别人放小椅时。黄方林突发奇想,把小椅子变成了他的玩具。他站在小椅子上像在走独木桥。自己玩了一会儿他又喊班里的其他两个小朋友一起玩,管文轩说:“你们在后面的不能推我,别着急,慢慢的,这个桥好可怕呀……”管文轩一边说,脚一点一点向前移着。匡华走到旁边的“独木桥”:“你们谁来帮我一下?”管文轩连忙过去说道:“我来我来,我来扶你下来!”接着,管文轩走过去扶着匡华准备下来了。突然,匡华叫道:“啊呀,不好啦,要掉进河里啦,谁来救救我哦?”黄方林赶紧跑过去:“我来啦,你扶着我肩膀走吧!”只见黄方林斜着身子扶着匡华走起来……

案例三:

    早上户外活动,孩子们玩起了轮胎游戏,他们一会用双手扶着轮胎向前滚去,一会单手往前方推,还有的将轮胎放在地上成一堆,在上面走来走去,黄嘉文将轮胎放在地上,跳了一次,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叫来了虞茜尹,对她说你也站在轮胎上跳吗?像蹦蹦床,很好玩的,谁知虞茜尹刚站轮胎上跳了一下,没站稳,就咚的一下摔倒了,黄嘉文再怎么喊她跳,她都不再搭理他。  

观察分析:

朱婷源、匡华、虞茜尹三位孩子是我班比较内向,胆小的孩子。在平时的来园户外活动中,孩子看到稍有难度的游戏就不敢玩。在其他的运动中,他们不是在一旁看着就是选择一些相对简单安全的活动,带有冒险性的游戏或者是没有尝试过的器械他们都不会去玩。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所提供的体育器械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的挑战的,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行动上。虽然他们刚开始都愿意下定决心尝试一下,但由于缺乏活动经验,不知道如何攀爬竹梯,如何平稳走过有一定高度的椅子,如何在有一定高度的轮胎上进行弹跳,缺乏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最终没有成功。

教育支持策略:

  在冒险运动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一些大胆的孩子,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孩子在活动中并不现眼,他们很容易被我们遗忘忽视。对于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我们要更加重视。我试想了一下几点措施:

1、通过各种途径,如教学活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我带你等,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养成基本的运动能力,走,跑,跳,平衡等,发展其动作的协调性。

2、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培养其大胆自信的品质。

3、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和家长多沟通,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给家长的建议:

    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户外或者家里玩玩具有一定挑战难度的游戏,例如可以利用家里的餐桌椅拼在一起让孩子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椅子上进行爬或者走的游戏,让孩子慢慢克服恐高的心理,另外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锻炼。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