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
年龄段:中班
观察时间:2月
观察地点:美工区
事件特征:
社会——人际交往——有粗浅的使用剪刀的经验。
语言——能完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美术——能欣赏美好的事物——愿意用剪纸的方式来表现喜欢的事物——乐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观察记录:
汪司宸是个腼腆的男孩子,喜欢剪纸,但是至今都没有剪出像样的作品。美工区活动开始了,汪司宸又拿来了剪刀和纸专心地剪着,还不时凑过头去看小伙伴是怎么剪的.剪着剪着,本来想剪的大作品剪小了;剪着剪着,本来要剪的小作品变没了,结果还是什么也没有剪成。于是他又拿了一张纸剪了起来。
“老师——”身边传来汪司宸的喊声,只见他手中拿着一张小纸片对我说,“蝴蝶!”我连忙走过去。只见汪司宸手中的纸片又小又粗糙,但确实很像蝴蝶。我装作不相信地问:“是你自己剪的吗?”“是的!”汪司宸用力地点头。“剪得不错!你真能干!再剪一个好吗?”我边说边抱了他一下,还把他的作品贴到墙上。汪司宸兴奋地笑了,赶紧埋头又剪了起来。
观察分析:
汪司宸虽然渴望自己能剪出好看的作品,但由于技能上的局限使他多次面对失败。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面对失败时,并没有轻易低头,而是选择了努力再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他开始向其他小朋友学习,并且一次次地进行尝试,直至剪出一件作品。
教育支持策略: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说过:"小孩子学习事物须要自己学习。""做父母的一方面不要替他学,一方面给他学的机会就是了。"对汪司宸这样内向胆小的孩子,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但这种鼓励不一定是从头至尾地刻意去表示自己的关注,说一些鼓励的话,而是孩子在孩子遭遇失败的时候也能不动声色,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轻装上阵,相信孩子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调整能够取得成功。我想,这也许就是陈鹤琴先生"学习是反应与刺激的联合""刺激必须要选择得适当"这两句话想要表示的意思吧!
给家长的建议:
建议家长在家中提供机会让孩子自己去使用小剪刀,可以从简单的剪纸条开始,这样孩子才能灵活地使用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