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5日

    建构区里徐煜恒拿了磁力片两个车轱辘、几块正方形、几块小三角形,很快地将汽车上面的部分拼搭完成,一旁的吴懿宸负责帮徐煜恒找图形,边找边问:“够了吗?还需要三角形吗?"徐煜恒也在一边找一边说道:“我需要一个长长的三角形。”吴懿宸跑到其他小朋友身边找寻着。这时,徐煜恒发现尖尖的长长的三角形全都在沈彦希的手里:“沈彦希,可以给我个长三角形吗?我想做一个加速器。”沈彦希说:“不行"。徐煜恒在旁边等了一会儿,看沈彦希一直忙着,又继续问:“可以只给我一个吗?就差它我的加速变形汽车就要完成了。”沈彦希还是淡淡地说:“不行。"徐煜恒过了会儿又问沈彦希,但每次都被沈彦希拒绝了.此时,旁边的孙瑞鸿利用许多正方形拼成了“十”字形状,吸引了徐煜恒的目光,徐煜恒放下手中汽车仔细观察孙瑞鸿,孙瑞鸿还在“十"字中间处加上各种图形,突然双手向上一拎,孙瑞鸿说着:“快看,我的球做好了。”但是顶部还没完全重合,孙瑞鸿:“还差一个正方形。"徐煜恒想也没想立马将自己车上的正方形取下帮助孙瑞鸿完成了一个圆形,孙瑞鸿邀请徐煜恒一起玩,他俩将球抱在手里轻轻地转着。

分析:此次活动中,徐煜恒、孙瑞鸿对玩具的创新能力是很优秀的,拿到玩具后没按照图纸去拼,而是选择自己设计出好看的形,然后动手去操作,而吴懿宸相对能力就稍微弱一些,他没有选择自主拼搭,先是观摩徐煜恒的并为他提供、找寻各种图形协助徐煜恒拼搭造型。游戏中,徐煜恒很需要一块长三角形,经过他多次与沈彦希商量,还是以失败告终。由于徐煜恒在以往游戏时喜欢不经人同意也不与人协商,就直接拿走别人已有的玩具,对这个问题我也与他交流过,引导他怎样有礼貌的与同伴相处,所以这次游戏中他学会了耐心等待,与人商量。令我惊喜的是徐煜恒在等待孙瑞鸿拼搭过程中,看见孙瑞鸿有需要,也主动地将自己的磁力片分享给他,看得出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发展,从而收获了孙瑞鸿的认可,与他共同合作、探究,体验了合作的乐趣。

策略:

1、为吴懿宸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比如:图纸、已完成的作品展示,教师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

2、在日常生活中,将徐煜恒与孙瑞鸿合,分享玩具从而获得的成功为事例,让幼儿知道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的,渗透游戏的时候要互相分享。

3、还需再提供一些磁力片或辅助材料,支持幼儿主动探索物体与图形间的关系,激发幼儿探索创新的欲望。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