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虾儿跳跳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提出发展目标:“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3—4岁典型性表现:会看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提出相应教学建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虾儿跳跳》是一个有趣而生活化的故事,画面中“元元夸张有趣的表情,他做的事情,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全家吃得笑哈哈。”这些会让孩子联想到什么呢?考虑到教材本身的特点,小班幼儿的发展需求以及年龄特点,观察阅读画面,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本活动的重点,而学习有序连贯地讲述故事内容是活动的难点,在具体实施中通过以下策略和环节具体实施:
1、自主阅读与集体阅读。
我们班幼儿平时对阅读较有兴趣,而自主阅读能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提高观察画面的能力,因此我们活动开始就进行自主阅读来发挥幼儿的自主观察能力,而集体阅读在于提升幼儿观察画面的经验,并整体感知故事。
2、游戏性与生活化。
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创设游戏情境,生活化内容,让幼儿敢说、乐说、喜欢说。活动中我们将创设游戏内容:虾儿跳跳,鼓励模仿游戏的孩子们在游戏中大胆讲述故事,并通过情境提示,幼儿尝试完整讲述。最后“大红虾,跳跳跳,一二三,还会跳到谁嘴里呢?”引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观察阅读画面,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2、借助教师的语言引导和图文提示,学习讲述完整的故事。
3、尝试续编故事,虾儿跳跳,还能跳到谁的嘴巴里呢。
活动准备
1、自主阅读小书人手一册。
2、教师使用大书《虾儿跳跳》。
3、大红虾头饰若干,积木砖块,小红虾若干。
4、视频:虾儿跳跳。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吃过大红虾吗?
师:你喜欢吃大红虾吗?
师:大红虾是怎么吃到嘴里的?
二、自主阅读、集体阅读,感知画面内容
1、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师:仔细看看,画面上有谁?他在做什么?他开心吗?
2、请个别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对画面的观察、认识和感受。
3、集体阅读故事,进一步感知生动形象的语言。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诵故事。
(2)提问。
师:故事里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今天他开心吗?一起来学一学。
师:大红虾是怎么到嘴巴里的?大红虾跳到谁的嘴巴里了?
(3)集体阅读,教师以动作和画面提示,引导幼儿完整阅读,重点学会“大红虾,跳跳跳,一二三,跳到XX嘴里了!”。
三、游戏活动:虾儿跳跳。
1、介绍游戏玩法:
(1)教师(指着搭建好的嘴巴)。
师:这是谁的嘴巴呢?
(2)讲解游戏玩法。
师:游戏怎么玩呢?
2、幼儿游戏虾儿跳跳,鼓励幼儿边说边玩。
四、播放视频,生活经验迁移
师:大红虾,跳跳跳,一二三,还会跳到谁的嘴巴里呢?
附故事:虾儿跳跳
今天吃大红虾,元元可高兴了。
大红虾,跳跳跳,一二三,跳到爸爸嘴里了!
大红虾,跳跳跳,一二三,跳到妈妈嘴里了!
大红虾,跳跳跳,一二三,跳到元元嘴里了!
葱花绿,大红虾,全家吃得笑哈哈。